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ang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1000万的意义之二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0:11:00 | 只看该作者

朋友有话直说,没关系,争论是很正常的。向各位朋友学习。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52#
发表于 2008-10-1 00: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angan在2008-10-1 0:11:00的发言:

朋友有话直说,没关系,争论是很正常的。向各位朋友学习。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文章来源:《德行卷?解读本》 文章作者:安德义 发布时间:2007-11-15   字体: [ ]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76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78章

【注释】

①柔弱:指人体的柔软。  ②坚强:指人体的僵硬。  ③柔脆:指草木枝条的柔软脆弱。  ④枯槁:指草木死后变得干枯。  ⑤徒:类。

【翻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枝条是柔软的,死后枝干就变得干枯。

所以坚强的东西是趋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是趋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军队兵力呈现强大也就会遭受挫灭,树木变得粗壮强大也就会遭受砍伐。

凡是强大的趋向下降,凡是柔弱的趋向上升。

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普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可是就没有人肯实行。

【解读】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在善良方面,他要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强弱的问题上强调示弱不示强。他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之初生如婴儿,既柔软又弱小,事实上他孕育着蓬蓬勃勃的生机,他是生命的象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他的强大藏于机体生命之内,而未昭显于外,当我们真正感觉到他的强大的时候,这类强大距离生命的尽头已经不远,“其死也坚强”,死亡之躯,给我们的强却是坚挺、强硬,道家的强与儒家的强相比,道家强调以弱为强,以柔为强,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家认为这种真正意义的强,世人也知道,世人也明白,世人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运用。“天下莫不知”,天下却“莫能行”。老子唯恐人们不知道柔弱之强的奥妙,也形象的以草木设喻“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之初,勃勃生机,犹如婴儿,临近秋霜,逼近严寒,则枯槁败落。因此,老子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而且他坚信:“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家的以弱为强,以柔为刚的思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尽善尽美地去做到,但有此一强,装在心中,临事多思,可收终身之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0:20:04编辑过]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0: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0-1 0:19:00的发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文章来源:《德行卷?解读本》 文章作者:安德义 发布时间:2007-11-15   字体: [ ]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76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78章

【注释】

①柔弱:指人体的柔软。  ②坚强:指人体的僵硬。  ③柔脆:指草木枝条的柔软脆弱。  ④枯槁:指草木死后变得干枯。  ⑤徒:类。

【翻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枝条是柔软的,死后枝干就变得干枯。

所以坚强的东西是趋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是趋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军队兵力呈现强大也就会遭受挫灭,树木变得粗壮强大也就会遭受砍伐。

凡是强大的趋向下降,凡是柔弱的趋向上升。

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普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可是就没有人肯实行。

【解读】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在善良方面,他要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强弱的问题上强调示弱不示强。他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之初生如婴儿,既柔软又弱小,事实上他孕育着蓬蓬勃勃的生机,他是生命的象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他的强大藏于机体生命之内,而未昭显于外,当我们真正感觉到他的强大的时候,这类强大距离生命的尽头已经不远,“其死也坚强”,死亡之躯,给我们的强却是坚挺、强硬,道家的强与儒家的强相比,道家强调以弱为强,以柔为强,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家认为这种真正意义的强,世人也知道,世人也明白,世人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运用。“天下莫不知”,天下却“莫能行”。老子唯恐人们不知道柔弱之强的奥妙,也形象的以草木设喻“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之初,勃勃生机,犹如婴儿,临近秋霜,逼近严寒,则枯槁败落。因此,老子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而且他坚信:“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家的以弱为强,以柔为刚的思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尽善尽美地去做到,但有此一强,装在心中,临事多思,可收终身之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0:20:04编辑过]

兄,衷心的感谢您。我刚才说过,这几天很郁闷。遇到网上一些不友好的事。不对之处请朋友们谅解。

54#
发表于 2008-10-1 00: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angan在2008-10-1 0:31:00的发言:

兄,衷心的感谢您。我刚才说过,这几天很郁闷。遇到网上一些不友好的事。不对之处请朋友们谅解。

寧靜致遠

心無罣礙

喝茶順心

盤玉通氣

人生

無處不飛花

只緣身在

此山中

 

敬茶了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0: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0-1 0:39:00的发言:

寧靜致遠

心無罣礙

喝茶順心

盤玉通氣

人生

無處不飛花

只緣身在

此山中

 

敬茶了

您说对了,很多人不认生坑,那么开门的器物都认不了,还要狡辩。我真服了。一坑器物,发了那么多图片。还说玉不熟。您说他们什么意思?

56#
发表于 2008-10-1 00: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angan在2008-10-1 0:50:00的发言:

您说对了,很多人不认生坑,那么开门的器物都认不了,还要狡辩。我真服了。一坑器物,发了那么多图片。还说玉不熟。您说他们什么意思?

經驗法則

人們

每天

吃飯

喝茶

賞玉

您說

再熟悉不過

是嗎

 

您每天

走同樣一條路

上下班

可曾試試

另一條

转弯處

現驚奇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今天看您的器物,看到一句话,说您一 部分器物是同一人做的,看来战汉器物都是同一人做的。只要神韵一样都是同一人做的吗?
58#
发表于 2008-10-1 01: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angan在2008-10-1 0:59:00的发言:
我今天看您的器物,看到一句话,说您一 部分器物是同一人做的,看来战汉器物都是同一人做的。只要神韵一样都是同一人做的吗?

多難回答的問題

一個人能做出

這麼多器物嗎

自然不可

但時代有其風格

工藝有其傳承

同坑器物的一致性

卻也是

不爭的事實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0-1 1:06:00的发言:

多難回答的問題

一個人能做出

這麼多器物嗎

自然不可

但時代有其風格

工藝有其傳承

同坑器物的一致性

卻也是

不爭的事實

您说的太好了。[em27]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0-1 1:06:00的发言:

多難回答的問題

一個人能做出

這麼多器物嗎

自然不可

但時代有其風格

工藝有其傳承

同坑器物的一致性

卻也是

不爭的事實

我想同一坑器物,一个人做的那又能说明什么啊?[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10 07:43 , Processed in 0.0574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