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6|回复: 34
收起左侧

[分析] 交流心得——土古玉器的沁变色和自变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玉海无崖 于 2018-10-9 20:04 编辑

    土古玉器的色变是相对于玉器原色而言的,是指玉器在地质环境中,经过慢长的质变过程,改变了原有的颜色(比如深浅的改变、凝重或明透的改变)和增添了其他的色彩。土古玉器的色变是普遍的、多彩的、百态的、个性的,为古玉增添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人们喜欢古玉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我们把土古玉器的色变一概称之为沁色,我个人理解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沁色只是指外源侵入色,其实土古玉器还有自变色一直被我们所忽视。所谓自变色是指相对于玉器原色来说,土古玉器一般都会存在非外源颜色侵入的颜色改变,这种颜色改变是玉器在质变过程中自身产生的,打个比喻,大家都知道生地瓜干是白色的(传统品种),熟地瓜干是糖色的,而熟地瓜干这种糖色就是自变色,它不是由外源颜色沁染而成,而是因地瓜熟化后自身产生的变化。
    我认为玉软质变过程有两种,一是熟软质变过程、一是酥软质变过程,那么古玉的自变色产生在哪种质变过程?答案是熟软质变过程,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酥软过程就是风化过程,就是外源物质元素对玉质进行的化合分解侵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色变只能是沁变,是对玉器表层局部(不排除表层全部)颜色的改变,多以坑、孔、裂、边、减缩等处为沁门,进行有原点、有方向、有层次、有过渡的沁染。而熟软质变产生的自变色,其特点是无沁门、无原点、无方向、无层次(整体玉质一致的情况下)、无过渡,是浑然一体的色变,往往是充当了土古玉器的底色。
    土古玉器的颜色改变,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自变色和沁变色,只不过是谁多谁少的问题。由于自变色是玉器整体内外一致的、沁变色是玉器表层的(由表及里,不排除整体沁透),所以沁变色在外在上,自变色在内在下,就象兰天(比喻自变色)与云彩(比喻沁变色),云彩越少我们看到的兰天越多,云彩越多我们看到的兰天越少。


    以下采用几张老师教学玉器图片说明如下:
发表于 2018-10-10 08: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中亮(问道) 于 2018-10-10 08:50 编辑

无论观点和细节是否理解得完全正确都值得鼓励,只有苦专爱琢磨的人才有可能领悟任南老师的理论,很多人以为看两遍老师的十二法就好像自己已经是行家了,这就是白天做梦呢。


你说的自变色就是任南老师定义的土古玉的‘失色’,在土水和
时间的作用下土古玉会最先发生:沁门-失色-失透-充浆的
变化过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2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378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1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很好。


物质的变化,无非就是内因 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米虫师友关注并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1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22:30 , Processed in 0.0560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