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灌水]齐家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杨伯达

性别:

玉委会成员:会长

简介:

杨伯达 1927年出生于旅顺市,研究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研究领域较宽,侧重清代院画、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等专史。 出版专著:《清代广东贡品》、《古玉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清代院画》、《珍玩雕刻?鼻烟壶》、《清玉掇英》、《清代官窑瓷器》、《古玉史论》、《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传世古玉辩伪研究》与美国翁万戈先生全作主编学术著作《故宫博物院》。 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之《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元明清雕塑》、《明清绘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工艺美术》、《中国玉器全集》、《隋唐-明》、《中国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全集》、《华夏古玉-鉴赏篇》、《隋唐五代宋》、《辽金蒙元明》二册、《传世古玉辩伪与鉴考》、《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等论文集。

  

      

中国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为了向中外热爱玉器的人士说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笔者曾将中国玉器发展史归纳为孕育、成长、嬗变、发展、繁荣及鼎盛六个时期,接着又作了剖面分析研究(面面观)及其艺术分期的探讨与研究,还对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初步探索。迄今,已过了十年(1986-1997年),在此期间的考察、鉴定、教学、研究中获得很多新资料,不仅大大丰富了各个时期玉器演变的具体内容,也使我们研究玉文化的工作得到深入。现按上述六期将其扼要地介绍如下。

一、 玉器孕育期——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5000年——前2000年)

(部敖汉兴隆洼文化及辽西阜新查海文化,均为距今8000年,较之前提早1000年。从这批玉器工艺的先进性和原始性并存的情况判断,其源头至少还要上溯2000年左右。所以,我们有根据将玉器起源的年代推向距今一万年,很有可能上述两个原始文化的分布区域就是我国万年古玉的摇篮。

(二)远古玉器始分为北、南两系

  我国北方远古玉器以兴隆洼、查海等文化的块、匕形器为代表;而南方远古玉器则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文化的块、璜为典范。此时,北南有同(块)又有异(匕形器与璜),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分化,至距今6000—5000年,遂形成两种不同器型的演变系列,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北、南两区域,因其发展传播已超越地望区域分布,可为北南两系。北系以红山文化为中心,它以龙、勾云形器、边刃圜形器为代表,并向北南移动。南系以良渚文化为基地,以璧、琮、钺为范例,并向四周辐射。

  处于两系之间有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从其边刃圜形器的存在来看应届北系,但苏鲁交界的花厅文化遗址北南两系圜形器并存,疑其在此碰撞。长江中下游的大溪、薛家岗、北阴阳营等文化区域所出玉器之器型近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似屑南系,所以,北南两系的接触带大体以江河为界并呈现犬牙交错的局面。北系玉器具有雄伟、粗犷的风格;南系玉器富于秀雅、精细的韵味,两者形成鲜明对照。我国文化、艺术上的南北之分实源于此时的玉器。当然,其他工艺,石器、陶器也有地区间之差异,但原始玉器的北南之差尤具特殊性和长期性,它是我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别的集中反映,带有普遍性意义。一)万年玉器史的力证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掌握的最早的玉器是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近来所知最早的玉器是出土于内蒙古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6 07:56 , Processed in 0.0647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