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馆藏] 清代薄胎玉器“痕都斯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18 10:4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代薄胎玉器“痕都斯坦”    来源:西安峰 头条号
薄胎器皿:玉器器皿把胎体做得很薄,是清代引进的高水平技术,清代名为“痕”玉,“痕”即“痕都斯坦”,也称“温都斯坦”。“痕都斯坦”是地名,大约在今克什米尔地区。此地区制作玉器盘、碗、盒,多将胎体磨得很薄,乾隆见到后,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乾隆16--24年间引入,乾隆有赞“痕玉”诗三十余首,称此玉器“莹薄如纸”。从此变为中国玉器器皿的一种常见风格。其实在清以前也有薄胎作品,但在清代最多,工艺技术吸收了“痕玉”的特点,才形成专称。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痕器”中,白玉蕃莲佛像纹碗、白玉蕃莲纹碗,均是造办处仿制的“痕器”。白玉蕃莲佛像纹碗,外壁琢两组纹饰,一组为曲瓣蕃莲纹,一组为蕃莲纹围绕的坐佛,碗足饰舒展的圆瓣形蕃莲纹,玉色润嫩,质地细腻,器薄胎透,花叶布局疏密有致。白玉蕃莲纹碗,一对,取自同一块玉料,采用掏料法,将玉料掏成两个很薄的碗坯,再两面对琢,碗壁薄仅1公厘,仿银器的锤錾效果,花纹内凹外凸。
“痕器”主体图案多为西蕃莲、菊瓣纹,少乏创意和变格。其繁缛、细腻,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朴尚华的风气。这一点,也是玉雕创新之作的主流。

5#
发表于 2018-6-19 11:00:3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贴.JPG (28.4 KB, 下载次数: 94)

欣赏学习贴.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1: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1:13: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1: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4-20 15:38 , Processed in 0.0525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