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ongzh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一件小龟-------请随便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3-7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十里河市场有售类似仿品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拨云见日在2007-3-7 13:49:38的发言:
北京十里河市场有售类似仿品

谢云兄关注.如可能能否请兄发几张图参考.

特点:1.参照第一图,沁色有浓淡变化,有原玉色残留,可见解理.

         2.参照第二图,可见浆池.

         3.自然沁坑.

         4.沁层有一定厚度.

          5.工可暂不看.

先谢了.

[em27][em27][em27]
23#
发表于 2007-3-7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关注~

首先要感谢才洪先生的抬爱---尊我为玉器造假者,就和大家谈谈我对造假工艺的一点看法:
1。我是一名专业全科牙医师,就是说我每天要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钻头。
2。琢玉使用的是1000~40000/分钟的电动打磨机,韩国打磨机价廉物美900元就可以搞掂,K先生展示的
是几种粗打磨磨头,加上粗打磨--抛光共有六道工序,100多种磨头;如细做,可做到20道工序。
3。HONGZHI先生提到倒凹形管钻痕迹的时候说可以在磨头上稍做改动,请问:如何改动?管壁的边缘如
此锐利如何喷涂金刚砂颗粒?您想用刀来切玉吗?如选用普通砂石做锐边,不会崩了您的眼睛?
4。现代管钻不是没有,不知先生有没见过?多大个?能琢玉吗?当然,能琢于玉的管钻不是没有,我的
人工牙种植机上就有,可是要30W,不是随便改动就可以做到----金属热处理学
5。才洪先生出的钻孔题我就用K先生提供的钻头做:先用第5支球钻入钻,钻及需要之深度改用第6支扩
孔,再用第一支沿边缘均匀磨除,留下小圆柱体就好。
6。管钻的壁是很薄的,,约1MM左右,才洪先生题目中的管钻痕迹太厚了一点点啊。
在网络上交流是件很愉快的事,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的论坛,讨论可以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帖子中,我提
到了才洪先生和HONGZHI先生,您二位不会和我们这类后生小辈生气吧?
大家见笑了

 

[em04][em04][em04][em04][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7 19:36:21编辑过]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5:31:00 | 只看该作者

NJ-NJJ,您可能想多了.爱玉之人大都有自己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因您是牙医手边有很多工具,所以才兄可能认为您自己动手作了实验.从您的几个帖看,您是一个有见地,爱钻研的人.论坛上很希望多一些您这样的人,所以根本谈不上生不生气的问题.

关于管钻的改造及使用,牵涉到加工工序,及对玉的处理等很多问题,有时间我们再谈,简单地说:就是多工序,多工具结合对玉的处理进行的.

[em27]
25#
发表于 2007-3-7 19:31:00 | 只看该作者

nj-njj友:你误解了我了,本来看了你的贴子学到了关于工具打孔的经验,无论是你的经验还是书本经验对于我是新的知识,其实有好多的东西都是自己总结出的,至于对与错,大家共同讨论一下,但一些对于大多数人认为新的知识,写明出处为好。

另外我发的图是我认为是新石器时代古玉件上的尾部未打穿的孔图,中心有一圆柱心,与大家讨论,是否是所谓孔钻打的,你可能多想了。任老师对该玉件点评见本人“请各位玉友及老师断代(透闪石类)”一贴。

26#
发表于 2007-3-7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要向才洪\HONGZHI两位先生道歉,我发帖子时一定有言语不当冒犯二位先生之处,而导致二位先生宽宏大量地解释,我向您二位真诚地道歉.

和您二位在论坛切磋对一个新手是多么荣幸之至的幸事!

再次感谢二位~

[em01][em01][em01][em01][em01]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27#
发表于 2007-3-8 00:0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07-3-8 16:34:00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所言极是,工具不同所留痕迹不同,先生可否讲一下古人琢玉所用工具?

就当拍我脑门好了

 

[em02][em02][em02][em02]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29#
发表于 2007-3-8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
发表于 2007-3-22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假的不能再假,化学药剂师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6 03:42 , Processed in 0.0521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