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desto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论]请用十二字法讨论这件器物的真伪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9-4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dsc04299.jpg]UploadFile/2008-9/2008941473363549.jpg[/upload]
[upload=jpg,dsc04300.jpg]UploadFile/2008-9/2008941473367309.jpg[/upload]
玉表纹路确是浆上划痕.
jadestone观查很细
12#
发表于 2008-9-4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清理后随即开裂

0.jpg (289.03 KB, 下载次数: 0)

[讨论]请用十二字法讨论这件器物的真伪

[讨论]请用十二字法讨论这件器物的真伪

0.jpg (292.46 KB, 下载次数: 0)

[讨论]请用十二字法讨论这件器物的真伪

[讨论]请用十二字法讨论这件器物的真伪
13#
发表于 2008-9-4 14:3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清理前看不出质变                                            清理后看出质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4 14:38:04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任老师,您好!

精品展示区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按您的指示仔细观察学习了。

就是对这件器物的“熟”即我所认为的质变有些疑问,就拿出来一起学习。因为看过几件同样表象的玉器,不能很肯定它的沁熟。现在给盘变之后,能够肯定它的真伪了。

感谢您,任老师!

但这样的生坑器表象还需要您给详解,尤其是“熟”——因为我总感觉玉质没有变化。当然,这件器物上眼看时有神韵感,不可否认;但我在用放大观察细图时,找不到平时所常见的那种熟的感觉。所以认为有必要拿出来细解。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1、生坑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盘变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盘后“过”变得十分明显,看沁色的变化,呈包裹状;浅表层开裂。

16#
发表于 2008-9-4 15: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9-4 14:42:00的发言:

任老师,您好!

精品展示区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按您的指示仔细观察学习了。

就是对这件器物的“熟”即我所认为的质变有些疑问,就拿出来一起学习。因为看过几件同样表象的玉器,不能很肯定它的沁熟。现在给盘变之后,能够肯定它的真伪了。

感谢您,任老师!

但这样的生坑器表象还需要您给详解,尤其是“熟”——因为我总感觉玉质没有变化。当然,这件器物上眼看时有神韵感,不可否认;但我在用放大观察细图时,找不到平时所常见的那种熟的感觉。所以认为有必要拿出来细解。

 

大胆的提出不同见解,玉姑娘钻研之深。佩服![em27][em17]

 

  大头在京期间也向老师请教有关“熟”,通过老师藏品实物上手直感,熟的理解更多的也是一种感觉体察。这里是要区分透与浆的物质态状,熟有时很难用物质态来形容,特别是深土层(史前泛红)你更多看到的是浆的溢出和吐灰、看到质变的肥与次生。而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像大地把古玉给焐熟似的。在大头看来,面对一件真古玉,你看到的透也是熟,模的浆也是熟,闻的土香也是熟。深深迷恋你眼球的也是熟。[em50]

17#
发表于 2008-9-4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9-4 14:49:00的发言:

 

1、生坑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盘变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盘后“过”变得十分明显,看沁色的变化,呈包裹状;浅表层开裂。

不盘不知道呵

18#
发表于 2008-9-4 22:1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敬茶[em27][em27][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6 19:30 , Processed in 0.055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