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许群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

  [复制链接]
25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古玉奇缘在2009-10-7 22: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94832169352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查有关资料被圈处是商晚期玉龙,我要说的是这个玉器算复合器吗?如果是的话要问那些所谓正宗的专家这又是臆造吗?

古玉兄的求证精神[em17]

25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中国出土玉器 (724).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89415719424.jpg[/upload]
25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中国出土玉器 (725).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89422274740.jpg[/upload]

0.jpg (64.28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0.jpg (120.08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2524#
发表于 2009-10-8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古玉奇缘在2009-10-7 22: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94832169352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查有关资料被圈处是商晚期玉龙,我要说的是这个玉器算复合器吗?如果是的话要问那些所谓正宗的专家这又是臆造吗?

[em56][学习与探讨...兼谈复合器]学习古玉奇缘兄的求证探索精神!愚见此器为商晚期玉鸟佩,可谓“商王朝之重器,非常人所能有”。该玉佩上雕有至少七只玉鸟,看上去虽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然柔美灵动,栩栩如生。下面亦为一只鸟而非龙,只不过像似玉器伤残后,经后人修整并将其衔接起来。未知是否。如此说来,它不属于复合器,即使是龙,亦非属之。所谓复合器,我的理解是:将两种以上动物形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各个部位彼此“借用”,不可或缺,简洁凝炼,趣味盎然。这种复合器的雕琢非常巧妙,它着意刻划各动物形象的局部特征[通常特写头部和眼睛],使得各动物形象在似与非似之间:局部看,很形象传神;整体看,又非完全写实,这样,使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复合器多为圆雕,为红山玉器所独有。至于古人为何做此复合器,仅仅为了表现所谓艺术手法吗?至今仍是一个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18:43:34编辑过]
25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中国出土玉器 (726).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91035389988.jpg[/upload]
25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中国出土玉器 (727).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91041797649.jpg[/upload]

0.jpg (68.18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0.jpg (90.86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2527#
发表于 2009-10-9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许群利在2009-10-4 9:3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中国出土玉器 (7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65][学习与欣赏]玉跪人面部有浅裂并受沁,是为古玉重要标识之一。虽说古玉器有浅表开裂[隐裂]总令人感到遗憾,但她至少能反映出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年代久远。这是物理作用的结果,非人所能仿制。第二,玉质坚硬。古人琢玉很重视选材,很重视选择那些质密坚硬的玉材用来琢玉。玉材唯硬,才富有光泽,才通透温润,才灵动可人,看上去才更加漂亮,保存起来才更加久远,再加上寓意深刻的造型和精美绝伦的琢工,才更具人文价值。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一种倾向总是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就玉石而言,恰因质硬[内部条件]才有可能导致年久开裂。这是我们现在的分析和总结。其实,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聪明。我们现代人在某些方面因受到污染已经蜕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0 10:46:28编辑过]
2528#
发表于 2009-10-9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玉龙纹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晚期。黑灰色的墨玉,不透明。扁平体,长方形。四龙纹作左右对称蟠绕的形象。龙纹皆系隐起雕刻。左侧两龙,分居上下,龙首相向,交叉于龙身屈曲的空间。龙首扁圆,雕出双目,额头布短密的阴线纹。龙身边缘刻线较粗。前后足附于躯体两旁,足饰可见利爪。龙尾分别向上勾卷。龙身再雕琢小龙,饰陶索纹和鳞甲纹。玉板右侧两龙的构图与左侧相同,但龙身的纹饰相反。此玉板上的龙纹设计颇具匠心,在没有增加画面空间的情况下,龙的数量增加一倍,给人以新颖奇巧之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合在一起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9 21:16:54编辑过]
25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任南红山文化中国出土玉器 (728).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10824466679.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任南于2009-10-12 12:20:25编辑过]
25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出土商周战汉等玉器质变如此严重,红山文化期的真古玉又如何呢

[upload=jpg,任南红山文化中国出土玉器 (729).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10831218965.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任南于2009-10-12 12:20:47编辑过]

0.jpg (76.41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0.jpg (67.72 KB, 下载次数: 0)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红山文化与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5 12:54 , Processed in 0.0736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