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故宫陶瓷专家陈万里曾这样评价龙泉青瓷:“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足见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其烧制出粉青和梅子青釉,把美荟萃于如玉的釉质和优雅的造型,代表了中国青瓷烧制技艺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制瓷史上,龙泉窑烧制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影响重大。它兴起于北宋,南宋至元达到鼎盛,明代晚期后开始衰落,生产历史近千年之久。龙泉窑完美地融合了大江南北两大窑区瓷业的菁华,并在“官窑”和“民窑”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相互激荡中成长发展,成为中国历代青瓷工艺的集大成者。在漫长的岁月里,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远涉重洋,在各国人民的仰慕与赞叹中送去了伟大的中国文明。
创烧于两晋时期的龙泉青瓷曾以一色青釉独领风骚,其釉质温润如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精致灵动,乾坤万象,把中国的“青釉之美”演绎到极致。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苑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青瓷爱好者的喜爱,其技艺传承千年,几经兴衰,留给后人一个传奇。 龙泉人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资源,把土、水、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优雅的泥巴之乐。龙泉窑工成功地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釉色,开创了中国青瓷新美学,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龙泉窑工对中国青釉瓷的贡献巨大,青、青白只是大致的划分,青釉就可以分析出十几种色调,细微的差异常常是以精湛的技艺体现出来的。尤其釉色纯正的粉青和 梅子青,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气势完美地演绎出来。龙泉人创造出独特的青瓷配釉技术,把中国青釉瓷的质地美推上顶峰。
南宋后期创烧的薄胎厚釉器物最被推崇,胎色有白和黑灰两种。龙泉青瓷的最大特点是多次施釉,因其胎色是白或者黑灰,多次施釉可以用釉色遮盖出原本较深的胎色,让瓷器充分发挥青釉之美。通常窑工先施一遍釉,干了以后再施一遍,以此类推,多次施釉是龙泉青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釉比胎厚的多。龙泉青瓷虽然是多次施釉,但釉色并不沉重、模糊,而是如湖水般莹澈,具有厚釉施透之感。 对“玉”品德观的崇尚是龙泉青釉瓷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价值取向,无论从文化方面还是从青瓷的工艺上对“玉”的研究和追求很到位。龙泉窑中以粉青、梅子青为代 表的厚釉变传统的石灰釉为高温下粘度强的石灰碱釉,以多次施釉的工艺,令釉层温润如玉,滋润柔和,犹如美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精致灵动,乾坤万象,“玉”也成了龙泉青瓷常见的代名词。
开片是指瓷釉中的裂纹,它是因胎、釉的收缩率不同而在焙烧后的冷却中形成的。原为烧造中的缺陷,但因其纹理有特殊的效果,成了一种人为的特殊装饰。南宋 后期,龙泉青瓷发展迅速,许多高档品甚至割舍了美妙的开片,以无言胜有声,登上了静穆的巅峰。不少上品青瓷也减省了装饰,而突出纯洁如玉的质感,表现瓷器 特有的材质之美了。
一件瓷器开什么样的片,大片还是小片,用何种方式开片都是有讲究的。人为是可以控制的,体现出龙泉窑工的精湛技艺,如根据胎釉的配方不 同、收缩力不同,出现的效果也不同。也可以通过拉伸压塑、热胀冷缩的后期处理,这些开片控制技术是龙泉人特有的技艺,创造了中国陶瓷美学的新意境。
以上来自网络分享!
1021.jpg (89.37 KB, 下载次数: 5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3-6 00:14 上传
1022.jpg (84.3 KB, 下载次数: 62)
1023.jpg (116.07 KB, 下载次数: 60)
1024.jpg (81.24 KB, 下载次数: 74)
1025.jpg (91.03 KB, 下载次数: 64)
1026.jpg (82.72 KB, 下载次数: 56)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4.gif (107.73 KB, 下载次数: 25)
2017-3-6 09:44 上传
故宫藏_看图王.jpg (91.01 KB, 下载次数: 25)
2017-3-6 20:05 上传
萧江 发表于 2017-3-6 09:45
草根的收藏 发表于 2017-3-6 20:05
杨万春(老铁) 发表于 2017-3-6 10:16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6 03:28 , Processed in 0.0575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