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鉴古方知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7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鉴古方知今
2008-06-14 22:39
作者:玉嘉提供 来源:任南红山文化网 点击数:74462 更新时间:2008-5-29 ]

        现在有一些古玉爱好者存在“谈红山色变”的现象,这并不奇怪。自以为是、浅尝辄止、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是他们的痼疾。这并非坏事,趁彼未醒之际按任南先生所授之法加之自己悟性多收几件。
本人收藏雅昌网某先生一篇文章,在此刊出,不知对大家是否有所借鉴。请斧正。

        台湾有个文豪叫李敖,他说:鉴古方知今。这就是今人好古的原因,中国人好古玉,是骨子里的。

1/什么是古玉: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
       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仿品多,长眼哪!

2/什么是鉴定 :
       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反馈、否定、精练、反复、对比。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关键,那么有几个人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失误,而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哪。多数人误入歧途并不奇怪。十条老牛也拉不回来。

3/长眼*什么:
       一不*老师;二不*书本。[书不能一点不看] *真标本自悟,不断扩大标本品种。不怕鬼,不信斜,错了从新来。茅台酒的味道*自己品。没有悟性就分不清忠告和骗术;没有悟性是一片黑暗。

4/悟性从那里来:
       有人叫境界,有人叫慧根。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足以,那就是你的悟性使然。人们注定要在大多数事上一塌糊涂。这和智慧、文化水平无关,没什么不服的,越不服越陷的深。悟性就是指引你的上帝之手。

5/会以不会之间:
       玩古玉的人中,多数人终生入不了道[百分之九十]。部分人摆脱不了二把刀[百分之十]。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手,也就是鉴定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难断没有错断的人,这就是现实。但愿能改变之,这不是单方所能为的。

.6/有那么多古玉吗:
        有了眼就知道有多少古玉了。现在是收藏古玉的最好时机,假的比真的卖的好。

7/收藏者的难处:
       普通收藏者的最大难处就是,找不到标形器。博物馆的展品不能成为标形器,因为标形器必须能长期密切接触。不要小瞧真品碎片,那是长眼的利器。盲目拜师是第二个误区,他的老师就走偏道了。

8/专业人士的常见误区:
       专业人士不存在标形器的困惑。但是他们容易对市场不敏感;对高仿品缺乏研究。只有知道假的为什么假,才能对真的为什么真有更深刻的认识。专业人员有高有低很正常。[希望上述评论没有得罪专家和老师]

9/长眼有诀巧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因为悟道的过程各不相同,各有个的特点。说没有是因为茅台酒的味道没人能说清楚。同饮一杯酒的人表述也各不相同。鉴定是工匠之述,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也有好眼力的。信息是直观的,理论多了可能是好事,也可能画蛇添足。这就是有些高级文化人入不了套的原因。

10/打眼的启示:
         打眼是必须的,打疼了就长记性了[多数专业人士缺乏这个刺激],悟性好损失就会小。 二把刀打眼有两种:一是非买不可,买到手就明白了。二是买后怎么看怎么对,经过别人的点评和时间的沉淀才会明白。初学者不存在打眼,买前买后都要经过充分论证,立标是最关键时期,好的专业人士是最好的征询对象[注意专业人士的关键作用]。不要乱投师,不要怕多跑路,不要怕多花成本。

11/捡漏:
         很多人讲故事说:他花百、八十元就买了个大国宝,还编一套理论以证之。你信吗。成手也不敢轻言捡漏,卖的总比买的精。他可能低价给你,那是他没有回家路费了,东西他很清楚是什么。这等事太难了。初学者千万不要做梦取媳妇,这是走瞎道的上帝之手。

12/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2#
发表于 2008-6-17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向才版主学习[em224]
3#
发表于 2008-6-18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12/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与“十二字”鉴真法有异曲同工之合。

[em01]

4#
发表于 2008-6-18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巫头01在2008-6-18 15:43:00的发言:

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与“十二字”鉴真法有异曲同工之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21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8 20:26:0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5 21:21 , Processed in 0.0531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