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8-6-10 21:04:00的发言:
不瞒各位,我收藏红山的东西,刚开始很注重细节的东西,比如工痕,看到一件东西,拿到手中用放大镜左看右看挑毛病,但玩到一定时间后,更注重的是神韵、玉质、肥熟、工上自然太质变等方面,事实证明,这几个关键项过关,细节比如工痕也就基本在情理之中了。
我很赞同您的看法,即红山时期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打制玉器工具,大陀痕、小陀痕甚至还有阴刻线都无可非议的,工痕方面主要还是从有无现代工痕关键问题入手,现在大多数藏者都是按自己认可的标准去收藏,注重枝节问题这样会放过很多收藏机会,同时也可能带来收藏风险,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行。
非常同感。
当神韵、玉质、肥熟、次生、工上自然态质变等方面符合“十二字”自然态像时,再回头看她的神韵、工痕、时代气息随即呈现在你眼前。如同在猜一谜语、在看一部侦探小说。她的每一环节节节相扣,她的“秘”一层一层被揭开。。。
[em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