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才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玉牛神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6-11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8-6-10 21:04:00的发言:

不瞒各位,我收藏红山的东西,刚开始很注重细节的东西,比如工痕,看到一件东西,拿到手中用放大镜左看右看挑毛病,但玩到一定时间后,更注重的是神韵、玉质、肥熟、工上自然太质变等方面,事实证明,这几个关键项过关,细节比如工痕也就基本在情理之中了。

我很赞同您的看法,即红山时期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打制玉器工具,大陀痕、小陀痕甚至还有阴刻线都无可非议的,工痕方面主要还是从有无现代工痕关键问题入手,现在大多数藏者都是按自己认可的标准去收藏,注重枝节问题这样会放过很多收藏机会,同时也可能带来收藏风险,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行。

非常同感。

当神韵、玉质、肥熟、次生、工上自然态质变等方面符合“十二字”自然态像时,再回头看她的神韵、工痕、时代气息随即呈现在你眼前。如同在猜一谜语、在看一部侦探小说。她的每一环节节节相扣,她的“秘”一层一层被揭开。。。

[em01]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常到市场转,多看仿的东西,再回过头来看看老东西,细心比较,潜心学习,新老工法便一目了然了。老的砣工痕放大镜下可见“非”字纹,在做工上精雕细刻,不浮躁,即使一个细小的阴刻线也决不含糊;而新的东西利用现代高速旋转设备,再加上人们追求利润的浮躁心理做工肯定与老工有区别的,开发自己的智力想象一下,在雕琢玉件时,高速旋转设备与慢旋的老砣具会有什么不同呢?前者一般仿的玉件上会留下直线痕迹的,如高仿品,再加上酸腐,痕迹就看不清了,这是就要看工缘部分了,此部分不要有明显的直线痕迹等等。听的再多不如自己操练,我觉得,工的问题如果没有现代工的痕迹仅仅是进一步断定是否到代的第二层次问题,只要掌握了任氏鉴定的十二字法才算掌握了鉴定古玉的基础,我想任南老师一直不强调工的鉴别也是很有道理的。

13#
发表于 2008-6-14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8-6-10 21:04:00的发言:

不瞒各位,我收藏红山的东西,刚开始很注重细节的东西,比如工痕,看到一件东西,拿到手中用放大镜左看右看挑毛病,但玩到一定时间后,更注重的是神韵、玉质、肥熟、工上自然太质变等方面,事实证明,这几个关键项过关,细节比如工痕也就基本在情理之中了。

我很赞同您的看法,即红山时期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打制玉器工具,大陀痕、小陀痕甚至还有阴刻线都无可非议的,工痕方面主要还是从有无现代工痕关键问题入手,现在大多数藏者都是按自己认可的标准去收藏,注重枝节问题这样会放过很多收藏机会,同时也可能带来收藏风险,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行。

[em243]

14#
发表于 2008-6-14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8-6-11 7:11:00的发言:

常到市场转,多看仿的东西,再回过头来看看老东西,细心比较,潜心学习,新老工法便一目了然了。老的砣工痕放大镜下可见“非”字纹,在做工上精雕细刻,不浮躁,即使一个细小的阴刻线也决不含糊;而新的东西利用现代高速旋转设备,再加上人们追求利润的浮躁心理做工肯定与老工有区别的,开发自己的智力想象一下,在雕琢玉件时,高速旋转设备与慢旋的老砣具会有什么不同呢?前者一般仿的玉件上会留下直线痕迹的,如高仿品,再加上酸腐,痕迹就看不清了,这是就要看工缘部分了,此部分不要有明显的直线痕迹等等。听的再多不如自己操练,我觉得,工的问题如果没有现代工的痕迹仅仅是进一步断定是否到代的第二层次问题,只要掌握了任氏鉴定的十二字法才算掌握了鉴定古玉的基础,我想任南老师一直不强调工的鉴别也是很有道理的。

[em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30 21:23 , Processed in 0.0483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