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中原的青铜良渚的玉 解读古蜀先民的“朋友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3 08: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14.1666660308838px] [size=14.1666660308838px]来源: 华西都市报
[size=14.1666660308838px]

[size=14.1666660308838px]
[size=14.1666660308838px]月牙河龙虎尊
[size=14.1666660308838px]

[size=14.1666660308838px]
[size=14.1666660308838px]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龙虎尊

  □尽管四川盆地处在崇山峻岭的包裹中,但古蜀先民通过翻山越岭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有较直接的往来。

  在宝墩文化同期,在今天中国的疆域范围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处于文明前夜的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如同星星之火。

  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即有多个起源中心,共同构成和发展成为了我们今天认识的中华文化。

  在从多个文化集团到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之间少不了相互交流与沟通,这些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贸易、人群迁徙,甚至战争。这些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并非现在人的臆测,而是有考古学的依据。

  对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章华以蜀地的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为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青铜容器,带有明显的商文化特征

  三星堆文化的出土文物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其中大量出土的青铜器了。对普罗大众来说,说起三星堆的青铜器,都会想起那些造型奇异诡谲的青铜人像、神树、神坛。在学者的眼中,这些青铜器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青铜人像那凸出眼眶的眼球,青铜神树树干直立,树干有树枝,枝桠弯曲,有青铜鸟栖息于上。

  这些青铜器最初出现在考古学者们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它们的不同寻常:以前人们从未见过与之相似的文物。江章华说,其实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物中,除了这些青铜人像、神树、神坛以外,还有其他的青铜容器出土。与青铜人像、神树独具特色不同的是,这些青铜容器,带有明显的商文化青铜器时代特征,又有自身的特点。

  江章华特别提到三星堆一号坑出土了一尊龙虎尊,与安徽阜南月牙河出土的那类龙虎尊初看上去相似度很高,三星堆的龙虎尊就是照着月牙河龙虎尊的样子做的。这里头当然有依据的,江章华说,从时间上来讲,三星堆的龙虎尊晚,而月牙河的龙虎尊要早些,也就是先有月牙河的龙虎尊,再有三星堆的龙虎尊。

  从尊的形态和纹饰上来说,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月牙河龙虎尊纹饰线条精细,线条流畅而且生动自然,龙虎栩栩如生;三星堆龙虎尊的纹饰线条要僵直一些,线条转折的地方生硬不自然,纹饰呆板而且布局不甚合理。

  江章华指着电脑上两者的图片对比说:“你看,月牙河龙虎尊腹部的这个虎身,它胖瘦得中,线条流畅,尾部转折圆润,下面的虎足生动有力。虎占到一半左右的位置,下面的兽面清楚,线条流畅。你再看看三星堆这个,虎的尾巴已经到了这个纹饰带的下缘,留下的空间不多,兽面纹也模糊不清。”

  三星堆青铜容器“山寨”中原?

  江章华据此推测,三星堆的工匠们拥有一件与月牙河龙虎尊同类型的青铜器物,并且将其作为样品,比照着铸造了一件类似的器物。“毕竟当时不像我们现在,有图片资料方便携带,三星堆人能模仿出一个复制品,要么是有工匠以前做过一样的,要么就是面前摆着一个现成的。从这个复制品的情况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江章华把这个模仿的过程比作“山寨”,就跟现在人山寨什么东西是一样的,拿着一个原品,然后再对着这个东西来重新仿制。

  让我们再扯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那个月牙河龙虎尊是怎么出现在三星堆人手里的呢?或许,是通过贸易,一站一站地交易中转到了蜀地。或许是来自其他地方的礼物:商疆域内的某个贵族,把这件尊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蜀地的某个人。也或许,是一个蜀人在外地因为某种原因得到了这件尊,然后辗转将其带回蜀地。

  三星堆人的生活在出现外来器物的推测,不止龙虎尊这一个例子。江章华说,在三星堆的二号坑出土了一件兽面纹尊,这件尊和三星堆自身铸造的尊有不少区别:“整个器物都比较低矮,领、圈足也没那么高,肩部没有立鸟,而且兽面纹线条形状都和殷墟一期的风格有相似之处,加上表面的一些锈蚀特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件尊不是三星堆人自己铸造的,而是流传到三星堆的一件商式风格的青铜器。”

  无论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先民们的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这么闭塞是肯定的。

  出土文物勾勒商文化入川路线

  江章华说,“我们发现,三星堆的尊、罍与湖南华容、岳阳,湖北江陵、沙市、枣阳,安徽六安,陕西城固,重庆巫山大昌等地的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者们还注意到,这些三星堆的青铜容器还有典型的商文化同期青铜器的特征。

  这个特征是什么呢?从器型上看,高领大口,口径比肩径略大,折肩,圈足较高;从纹饰上看,雷纹衬地,兽面纹,形态都很相似。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能对学者们而言,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尊、罍的图像,它们的形制、纹饰都浮现在了眼前。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抽象了一点。

  撇开这些形状、纹饰本身不提,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学界重视它们呢?江章华说,学者们通过研究这些器物的器型、纹饰,来探讨三星堆青铜容器的渊源与中原商文化的关系,以及商文化的入川路线。

  先来看看这些青铜器本身,湖南华容出土的青铜器是高领、喇叭口,腹浅,高圈足,足壁外鼓,整体器型和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些尊非常一致,尊上面的牺首、兽面纹也都是一致的。

  在岳阳出土的一件罍,也能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找到相似之处。

  在湖南,出土的青铜器里有跟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式青铜器风格完全一致的,不仅器型、纹饰风格一致,不少青铜器上还有铭文、族徽,这些都是湖南地区和中原商文化之间的渊源颇深的证明。“学者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在湖南,这些有着明显中原商文化风格的青铜容器在分布上很有特点——沿洞庭湖东岸进入湘江下游地区,再沿湘江的支流——涟水进入资水上游,一直达到广西。

  我们可以设想,在当时的长江中游地区,原住民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很可能就是通过水路进行的。

  古蜀先民与中原地区有交流

  但是这并不能解释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容器,与湖南、湖北、安徽、陕西等地出土的青铜容器之间的相似性。江章华说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就是中原的商文化向南推进,到达长江流域的安徽一带,又西进,穿过洞庭湖进入蜀地。在这个过程中,湖北、湖南是一个中转站。也就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与古蜀人直接交流比较多的,还是湖北湖南地区的当地文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原的商文化从关中平原经过周南下,翻越秦岭到达陕西的汉中、城固地区,再到川西平原。江章华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由此看来,尽管四川盆地一直在崇山峻岭的层层包裹中,但是古蜀先民依旧通过长江和翻山越岭,与中原地区和邻近的长江中游地区有较为直接的往来交流。


[size=14.1666660308838px]

7#
发表于 2016-6-23 16: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23 16:31: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4: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2-28 12:35 , Processed in 0.0596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