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古玉去哪儿了 精细灵气,乾隆古玉受追捧
古玉,一般指20世纪以前的玉器,主要从玉质、工艺上加以区分。严格划分来,有高古玉,距今2000年到8000年,由兴隆洼文化、红山、良渚、仰韶、安阳文化延续下来,直到东汉;中古玉,则是由东汉到宋元时期,再往后就是元明清时期的玉。
总的来看,乾隆时期的古玉最好,非常精细,其他朝代都没有这种程度的灵气。类似的玉质,乾隆的工艺可能值20万,道光年间的大约只值两万。
而在玉器种类里,最受欢迎的则是牌子,然后是手把件,因为便携,这些都可以戴出去“显摆”。
工艺繁冗,古玉存世量很少
“事实上,古玉的存世量很少。”北京古玩城“古月轩”老板彭广录介绍,首先优质的和田玉料本来就很少,若干年火山爆发一次,形成玉山,风吹、日晒、山洪裹挟,把山料冲到河道里,经过河水千百年冲刷,才形成籽料。
“古代开采技术有限,派到和田找玉的人,百人去一人环,运输条件又差,真正能拉回来加工成玉器的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在酷爱玉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高峰的乾隆年间,故宫里的造办处破天荒地达到二十多位玉工,依靠脚蹬磨制、丝线雕刻,一年也只能出产个位数器皿件,若干件小玉件。“不像现在,机器钻刻,一分钟几千转,一天就能抵过去半年的功夫。”
此外,虽然中国玉文化已经绵延近八千多年,但玉器并不是一种大众器物,因而一直传播范围有限。在汉代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玉器;之后,虽然逐步放开民用,但真正值得传世的依然是制作精良的官器,民间使用的粗制滥造多以实用功能为主,艺术性、审美性不足。
而事实上,作为玉器的主要使用人,历朝历代,也并不是每位皇帝都喜爱玉器。以清朝为例,康熙酷爱尝试“西洋制造”,雍正偏爱瓷器,只有到了乾隆年间,玉器的使用量和制作工艺才登峰造极,无论在古人、后人中都成为玉文化的“铁杆粉丝”。
大量外流,如今再费力回购
一方面存世量少,一方面古玉的流传遭到很大破坏,这就更导致如今一玉难求。
“晚清时候,八国联军等战事扫荡北京,抢走了大量珍贵玉器。”说起珍宝外流,北京古玩城碧鑫园老板胡喜振十分惋惜,“文革的时候破四旧,咱们自己又毁掉了不少古玉;改革开放后换外汇,又出去了一批。”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古玉大多来自国外回购。
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古玩店老板的确认,彭广录每年需要到国外参加三四趟拍卖会,德国、法国、日本最多,今年9月,他将启程去美国纽约竞拍。“欧美人喜欢瓷器,不喜欢玉器,玉器主要在东南亚有市场。”彭广录说:“国外的玉器专场,几百个人的场,台下坐的全是中国人。你追我赶,也是中国人彼此抬价,把价格炒上去的。”
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收藏市场兴起的初期,还经常有经营者走街串巷,从民间收集古玉,据介绍,如果是太监从宫里偷出去的玉器,价值就会比较高;但如果是民间制造,也很难卖出好价钱。 本文刊登在《艺术品鉴》2014年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