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三肖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求鉴] 青花鸡心杯(一对儿)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4:17:21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这张图片前面曾经引用过,是某拍卖公司的拍品图片。显示为雍正仿“大明宣德年制”。但不是仿永乐。这是有寄托款识的。
来自: 微社区

mmexport1455516634683.jpeg (47.56 KB, 下载次数: 73)

mmexport1455516634683.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4:25:28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讨论问题缜密性强一些,要具有针对性。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6-2-15 18:35:17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这张雍正仿永乐的图片,是故宫的内部资料,上面的文字是本来自带的,跟雍正仿宣德不是一张。
来自: 微社区

100224215371cd40bf71c1f4f9.jpg (60.77 KB, 下载次数: 69)

100224215371cd40bf71c1f4f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6-2-15 18:39:05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永乐青花压手杯,故宫的。
来自: 微社区

10021601303be351d4d8b0e8f9.jpg (57.82 KB, 下载次数: 73)

10021601303be351d4d8b0e8f9.jpg

1002160130bfd6e49f22b92520.jpg (52.43 KB, 下载次数: 66)

1002160130bfd6e49f22b92520.jpg

1002050529735c37a2fc318e56.jpg (39.07 KB, 下载次数: 52)

1002050529735c37a2fc318e56.jpg

100216013071e80e79213f657d.jpg (46.98 KB, 下载次数: 77)

100216013071e80e79213f657d.jpg

100205052895dfbd1a07a36129.jpg (58.7 KB, 下载次数: 64)

100205052895dfbd1a07a361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20:4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6-2-15 20:50 编辑
釉里红 发表于 2016-2-15 18:35
这张雍正仿永乐的图片,是故宫的内部资料,上面的文字是本来自带的,跟雍正仿宣德不是一张。 ...





同样是仿明,发色不一般。也许是图片光线不同,或者因仿制年份及窑温环境不同等缘故,突出表现在青花发色上的确有差异。另外,因为图片资料不完备,也可能影响我们的欣赏和判断。
    窃以为,上面两件青花瓷器无论有无款识,亦无论年代深浅或者由谁仿制,上图比下图好;下图又比上述各家拍卖公司所展示的瓷器(青花鸡心碗、杯)都强。还是那句话: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现在,我们一般人包括多数人均以国家博物馆藏品做标准器加以参照,这是应该的,但同时又是不全面的。第一,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十分完备吗?显然是否定的。第二,同样的器型,同样的花色,甚至同样的款识,器物一样吗?严格意义上讲,答案也是否定的。在眼学领域,古代艺术品特别是瓷器乃至官窑瓷器,也绝不会有两件一模一样的器物出现。总会存有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力求在本质真实的基础上,广泛鉴赏,多方比照,综合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6-2-15 20:50:1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21:16:13 | 只看该作者
釉里红 发表于 2016-2-15 18:39
永乐青花压手杯,故宫的。


永乐年制青花压手杯,真好。依稀记得,有资料说过,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另外一种永乐年制青花压手杯?鸡心杯?但始终未见过相关图片。
    ----一会儿鸡心杯,一会儿鸡心碗。当然,这是资料上说的,不是我们的发明。不知釉里红兄您怎么看?难道完全取决于底足有无“鸡心”吗?
    再次感谢您参与讨论,并提供宝贵的图片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6-2-16 12:15:37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永乐青花和宣德青花,使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由于料和烧造技术,器物的成色也有区别的,画工也有的精细,有的粗放,至于有款,无款并不重要,现在没有,也可能将来也能发现,因为是进口苏料,目前还是无法仿制的。苏料的特征是,晕散,青花深入胎骨,铁锈斑痕,结晶处显锡光。晕散特征是,自然晕散,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漂浮感。(前三图)铁锈斑痕结晶处显锡光,实际上反应在一处(第四图)也有少数晕散现象(第五图)
来自: 微社区

1.jpg (38.02 KB, 下载次数: 73)

1.jpg

2.jpg (54.82 KB, 下载次数: 71)

2.jpg

3.jpg (36.72 KB, 下载次数: 61)

3.jpg

4.jpg (76.68 KB, 下载次数: 66)

4.jpg

5.jpg (63.43 KB, 下载次数: 74)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6-2-16 12:30:57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天珠,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陨石,任南,赤峰,古玉,史前文明,中华古玩,华夏收藏,雅昌,古玩收藏,古玉鉴定,玉器鉴定,战汉玉器,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收藏家,中华古玩,华夏收藏,红山文化玉器,宋代官窑瓷器,汝窑瓷器,和田玉器,鉴定,铜器,拍卖,宝石,绿松石,遗址考查,考古,战国玉器,秦代玉器,秦朝,明清玉器,德化瓷器,玉观音,佛像,建白瓷,定窑,玉猪龙,龙泉窑,越窑,定瓷,任南红山,百度,佛教,手串,木器,傢具,摄影,字画,书画,名人,茶艺,红木,黄花梨,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图片放大之后看更为明显,这些特征有的在器物上表现的比较多,有些器物表现的比较少,但在某些局部也能显现。现在的仿品是靠涂抹或加入一些含铁的物质进行仿造,看着很像,但是跟真品有本质的区别。相比较,就能看出真伪。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6:57 | 只看该作者
釉里红 发表于 2016-2-16 12:15
永乐青花和宣德青花,使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由于料和烧造技术,器物的成色也有区别的,画工也有的精细 ...

非常感谢您再次提供图片资料。您的介绍讲得很好,我基本赞同,学习了。
    仅其中“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漂浮感”一句,似可商榷。
    窃以为,元明青花苏麻离青料烧制特征之一的晕散,似犹如墨汁滴在水中刹那间散开的感觉:浓淡相宜,聚散有致,相互勾连,极富立体感。
    当然,这种晕散是为普遍现象,大概不是绝对的。
    为了学习,俺这里得寸进尺了:您给张全貌图片该有多好?





请欣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牛首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9 22:04 , Processed in 0.0617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