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0|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与文化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5 08:03: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9-25 08:12 编辑

来源:搜狐


[size=14.3999996185303px]良渚玉器数量很多,玉雕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良渚玉器以琮、璧、钺最多,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成为当时南方玉雕的最高水平代表。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最早为距今6037年-5535年,最晚则是距今4131-3689年。他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南至杭州湾北达苏北海安,东起东海,西到宁镇山脉东侧。其源头是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各种各样的文物,其中玉器是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几乎达到了无墓不出玉的程度,这在史前考古中是绝无仅有的。展示了史前时期灿烂的玉文化,令人惊叹。出土的玉器有:礼器、兵器、配饰、工具、弄玉、葬玉等应有尽有。器型则有壁、琮、璜、钺、镯、管、珠、坠、冠状饰、牌饰等十几种,以及各种动物肖像、玉器。而每一种玉器无论是在制作工艺上还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都是值得称赞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8:05:30 | 只看该作者


[size=14.3999996185303px]玉梳背

[size=14.3999996185303px]  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

[size=14.3999996185303px]  玉比普通的石料坚硬的多,加工起来很困难。先民将加工石器的丰富经验运用于玉石,发展为一整套的加工方法。良渚时期治玉的工艺,大致有切割、打样、钻孔、琢纹、研磨、抛光等工序,已经具备了后世玉器加工的所有技法。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横山二号墓出土的裁割玉琮

[size=14.3999996185303px]  1、切割

[size=14.3999996185303px]  玉器加工,首先要将大块的玉料切割成毛坯。仰韶文化早期的玉器上就有条锯切割的痕迹,方法是用单股或数股植物纤维或动物的皮筋带动解玉砂(金刚砂、石英、石榴石等为“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分别从坯体两侧向中间切割,快接近时再敲落玉料。良渚时期,大件礼器日益增多,大面积切割的难度随之增加。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2、钻孔

[size=14.3999996185303px]  在良渚玉器上有许多的钻孔,一是为了实用,二是为了美观。钻孔有管钻、实心钻和琢钻等几种方法。较大的孔一般从两面对钻,然后敲去芯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多节玉琮,高约32.9厘米,中间的长孔从两端对钻而且基本同心,技巧惊人。至于良渚人究竟使用了怎样的钻孔工具,至今还不能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8:08:01 | 只看该作者


[size=14.3999996185303px]3、雕琢

[size=14.3999996185303px]  良渚玉器纹样的线条或坚挺刚劲,或圆滑流畅,可见良渚人使用着一种游刃有余的雕刻工具。由于玉的硬度很大,采用的工具也一定十分的坚硬。有学者认为使用了硬度高的天然钻石,也有学者根据出土器物,认为鲨鱼牙齿也是不错的工具。良渚玉琮上的兽面纹,是用浅浮雕的技法雕琢的。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 4、研磨是玉器加工的重要环节

[size=14.3999996185303px]  方法是用解玉砂磨制器表,使之平滑光洁。良渚晚期玉璧直径多在20厘米以上,但薄厚均匀,器表光洁,可见研磨水平之高。还有一件玉环上有同心圆旋纹,纹线浅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借用了制陶工艺中的转轮装置加工的结果,方法是将玉器固定在转轮上快速转动,再在器表加上解玉砂进行研磨。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5、良渚玉器大多是经过抛光处理

[size=14.3999996185303px]  也就是为玉器上光,所以光洁度很高,埋藏数千年,虽然大多都发白,但仍有一些依然润泽光亮。有专家认为原始的抛光方法是:将粗竹剖为两半,一半覆盖于地,将玉器在竹皮上反复磨,直至出现光泽。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8:09:48 | 只看该作者

[size=14.3999996185303px]良渚玉器的艺术价值

[size=14.3999996185303px]  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雕琢手法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还有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这些都反映了良渚玉器的特有的艺术价值。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玉琮

[size=14.3999996185303px]  1、独特的材质美

[size=14.3999996185303px]  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而坚韧,玉器表面多泛出宝石光辉,晶莹光泽,触之手感光滑,与人工上蜡和机器打磨的光泽不同。之所以会有这样光滑的质感一方面与玉的优良质地有关,另一方面是靠远古先民们经过长期的手工研磨。良渚玉器的这种温润而不失雅致的光泽效果,无论哪个时代的人们见到,一定为之动容,感叹其耐人寻味的美感。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龙首纹玉镯

[size=14.3999996185303px]  2、良渚玉器对称均衡之美

[size=14.3999996185303px]  良渚玉器以体大为特征,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显得深沉严谨。如反山出土的玉琮,形状近似方形,造型浑厚,上有简略的兽面纹,左右对称;士墩出土的玉琮的兽面也是向棱边两侧对称分布。显示出良渚玉器的雄伟气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大气之美,稳定之美。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玉三叉形器

[size=14.3999996185303px]  3、雕琢的层次美

[size=14.3999996185303px]  虽然良渚玉器多是以素面形式为主,却也不乏雕琢纹饰的艺术精品,其表现手法以阴刻线为主辅以浅浮雕,并出现了圆雕、半圆雕、镂空等难度很大的手法,饰纹已采用立体纹、地纹、和装饰效三位一体,称为“三层花”,即第一层用阴刻线刻出云纹、直线、涡纹等为底纹,然后用浅浮雕的手法表现轮廓,最后再以阴刻线在凸面表现细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8:11:50 | 只看该作者


[size=14.3999996185303px]4、简略抽象纹饰的形式美

[size=14.3999996185303px]  从良渚玉器看,工匠有着很强的构图能力,兽面纹玉琮堪称典范。琮的样式为外圆内方,构成方圆相切的风格。面纹玉琮有四组兽面图案,通常会将兽面分别安排在方形玉琮的四个正面上。良渚玉器以琮、璧、钺最多,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成为当时南方玉雕的最高水平代表。与北方红山文化玉器相映生辉,共同写下新石器时代玉雕的灿烂篇章。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9-25 08:41:42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5-9-25 08:11
4、简略抽象纹饰的形式美  从良渚玉器看,工匠有着很强的构图能力,兽面纹玉琮堪称典范。琮的样式为外 ...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9-25 08:46: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25 08:59: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soso_e163:}{: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25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9-25 09:38:38 | 只看该作者
欣賞學習!多謝过版主分享!{: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3 05:04 , Processed in 0.0607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