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润墨香说古玉
古玉器收藏者他们对古玉均情有独钟。而在保管和收藏的古玉器的过程中,往往会可能不经意地因为不小心造成古玉器的碰、跌等损坏。再加上古玉毕竟年代十分久远,在其储存的过程的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在保存过程中处理不当,都有可能使得古玉产生一些硬伤形成瑕疵,再者人们通常在把玩精雕细刻的玉器时,一般虽然都很小心。但也有人以为玉的硬度高,牢固而不会破裂,因而产生了侥幸的心理。 其实,玉器受惊碰伤或跌落后,往往表面看不出损伤迹象,而实际已形成暗裂纹,只是这种裂纹非常细微,肉眼不易察觉而已。若再发生碰撞,隐患暴露,骤然断裂,那时就悔之莫及了。那么如何修复古玉呢?这已成了爱玉人士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据我知道一般也就是下面几种修复方法比较常用和普遍;其一,一分为二: 有些玉器碰坏后,设计师、雕刻师总是根据其破损情况,解析其原来的造型纹饰,然后在原件基础上巧妙分割,一分为二,把原来的雕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或关连的小件。这样的修复,因为一般不作大的舍弃,所以减少或弥补了原来的损失,甚至修复后的玉器价值,有时还不逊于原件,这种方法称之为巧改;其二就是利用金玉镶嵌工艺进行修复,金玉镶嵌既是一种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技巧被奇妙地运用到了玉器的修复上,例如翡翠、白玉手镯,原本都是光洁润圆的整体,只有被撞碰折断才会出现圆环上包一段金箍。有些损伤的玉器、翡翠饰品,经过镶嵌,基本可以达到另一种完美精致,不露一丝缺陷的状况。它的伤痕、裂痕被金灿的金器包裹,在金和玉的和谐统一下组合成一件完美的器物。所以我们在挑选古玉器时原则上不要挑选包金的器物,要知道最好的是原生态,纹饰,包金嵌银镶宝石很有可能是因为瑕疵;还有就是重新粘合, 这是以弥补玉器破损为前提的,需要特别严谨的操作。工匠或专业、业余爱好者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多种绝妙的应变补救、重新修整方法,如“去高补低”、“去肥补瘦”、“以坏补坏”、“以破补破”等等绝技手段,使其恢复原貌再展新姿。这种断口粘合术其实就是用粘合法进行修复,修复得当,甚至能“以次乱正。一般来讲,玉器破损后考虑到一分为二的修整不合算,不称意,或者不能重新雕琢,才会想到粘合。这种粘合方法的大致操作过程是,先将断裂面仔细清理,再用高效粘合剂(聚醋酸乙烯浮剂或环氧基树脂)均匀地涂于其上,然后细心地对准原来的部位,用力粘合,挤出裂口的粘合剂,再用丙酮擦除,粘合剂凝固的过程中,再次期间最好用借用其他媒介固定一下,以免错位;其次就是补缺了,玉雕佩挂件不慎跌落,有时会缺损一小块,造成“破相”。这就需要添补。一般都会用合成树脂掺滑石粉,涂于缺失部,以塑刻方式修饰。为了使修补部位的颜色与其周围玉器的颜色相一致,先要用修复玉器的同种、同色原料研磨成粉末,用相同颜色的原料调于填料中,然后再填补。另外就是用封蜡调配色料充填,然后用小刀熨烫抹平蜡面,稍作抛光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残缺。除了填补,还有一种修补方法适用于那些不经意间碰丢了其中一个很微小部位,造成残缺的器物。弥补的办法是重新制造一个与原来基本一样的部件,用合成树脂滑石粉补剂或当今科学的替代剂,翻模注出或用高温吹氧衔接的办法,衔接到缺失的部位。
综上所述,我们在选购古玉器时一定要注意那些表面沾有泥土、朱砂、脏污等的器物,必要时可先将玉石表面的污垢等清理干净,(清洗的过程中,可选用水和酒精相混。如果是带有油污的玉器,需要使用丙酮或是稀料来进行清洁。清洗的工具最好是选用软毛的刷子。)这样以便于进一步地仔细观察。在古玉器的鉴赏过程中有一个老改老的问题,老改和新改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应该加以注意。
思玉之美德,可养性情。我们在精细地修复中养性,自然会心伶相通 古玉在其妙道中复本来面目,可谓是还魂再世,妙不可言。当然,珍爱的古玉我们必须进行细心的呵护,同样对其已经形成残损和缺失的器物也要进行妥当的保养与修复,只有同时这样做,才能够使得古玉保持其完整性和美观。才能够使其能够传承有序,光彩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