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载:关于所谓“天价”玉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26 14:18: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这个东西,以为忽悠两下就沉下去了,结果发现,网上一如既往地在互相攻讦,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很熟悉的场面,古玉圈里似乎历来如此,行家们早已见怪不怪,因而,所谓关于这件东西的“争议”,鲜有真正的古玉行家参与——没人愿趟这浑水,挡人财路。挑起“争议”的社会类媒体只好感觉奇怪,怎么就没权威专家出面说两句话呢?专业媒体怎么也失声了呢?他们不知道,这个圈子早已习惯了沉默,越是高手,就越是沉默,真话是说不出口的。


本来我也懒得说什么,虽然我不是什么高手,可是,看到敢于站出来说假的人在网上遭到攻击,心里总觉得不舒服。这件东西又不是说做得多么真假难辨,恰恰相反,它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广泛的社会争议,直接的导火索实在是因为假得太厉害了。到底假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就以我个人这点可怜的认知水平,把它放在几里地外,我抬头远远这么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这么假。也正因为是这么假,事情倒变得滑稽了,那就是谁站出来说这东西假,既显示不出水平,还落人骂,您说何必呢?何况你说假,人家就信吗?


在外边人看来,古玉鉴定如何神秘,对于行内来说,这要分什么情况。像高仿的东西,行家们一般都是比较慎重的,仅凭照片往往难以作出最终的判断,因此有一个词,叫上手。与之相对,另一种东西就叫低仿了,所谓低仿,其特征就是漏洞百出,当你拿一件低仿的东西给专家看,专家一般都懒得答复你,不愿意说这东西差在哪里了,因为实在惨不忍睹,无从说起,好多持宝人因此还觉得专家不认真,这个所谓的“玉凳”就接近后者。


我忽然想,咱做个游戏,穿越到汉代,看看这东西有没有可能是当时做的。


媒体说这个东西叫“汉凳”,其实拍卖时这东西的名称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玉凳)”,这个名称很雷人,不过咱不说它,咱就说为它做鉴定的专家认为,这是一件随葬器,是给死人用的。问题来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为什么是给死人用的呢?


我觉得是这样,按照网上看到的数据,这件东西“台重265.2斤,坐凳重72.7斤”,加工之前差不多要半吨重。想想看,把这么重的山料从山上开采下来,再从辽宁运到长安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一定是一件费时费工的事,即使是一块普通石头也会价格不菲,但是对于玉器来说,这种艰难的历程才刚刚开始。玉不琢不成器啊!玉石本身的硬度较高,对其加工极为不易,虽然汉代玉雕技艺已达相当水平,但并不意味着雕琢一件器物可以轻松完成,都得用各种形状的工具粘上解玉砂一点点磨,多难那!我们看到汉代的出廓璧,就是一个璧,薄片的,外头带点像“玉凳”类似的凤鸟之类,少说也得做个一年半载。像这么大一件梳妆台,你想吧,相当于多少个玉璧的工作量啊,怎么也得做个几十年吧。要是送活人,比方说一个汉代的王,看上一个14岁以上的少女,说我送你个玉梳妆台吧,价值连城,少女这个高兴啊,结果呢,估计等到翘辫子了,这东西都不一定做完,有什么用啊?所以说,只能说是冥器,接下来的故事应该就是,某个王比较孝顺(或痴情),对自己的母亲(或老婆)许愿,说我一定在你百年之后,给你配一个玉的梳妆台,然后就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啊……这就是情节上可能性,你相信这样的故事吗?我不信。

可能有人注意到,我这样说是强调了这件东西很不容易做,这不等于说是它很值钱了吗?是的,在全手工的条件下,如果这件东西真的到代,是汉朝的,那么这件东西将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价值将很难估量。拍卖显示的价格是2个多亿,很多人惊呼“天价”,实际上,如果这件真是汉代的东西,个人不揣冒昧,斗胆估个价,在拍卖场上,你100亿人民币买下,算你捡漏。你觉得花2个亿买得到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真货的价格,但是作为仿古玉,这个价格又太贵了点。
作为仿古玉,当今电动机械大大缩短了加工制作的时间,而且专门的熟练的仿古做手的出现,使得其制作难度已大大降低,制作速度也大大加快,但是做这样一件东西,仍然很花功夫,这是需要肯定的,问题是,1克1200元左右的价位(不知有无算错),你觉得如何呢?
你可能会说,这是艺术品,价值不能这么算,其实这也是我对这样的东西最不满意的地方。仔细看一看,这东西做得符合玉雕的审美原则吗?你说是仿古玉,你看看你和你要仿的古玉有神韵的相似吗?没有了美,只剩下材质和工艺,这是玉雕最可悲的结果。琢玉也好,玩玉也罢,或者是进行玉的买卖交易,只要背离了玉本身的特质,都很难让人认同。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本事件所牵扯的专家。这里就不点名了,只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位专家,他写的文字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学习古玉的参考资料,我觉得,能有此学术水平,在断年代与真假上不应该有任何问题,然而可惜的是,这位专家为市场上无数可疑的东西大开绿灯,令人侧目。圈子里对这个人名字的评价差不多也早就心照不宣。另一位专家不曾谋面,但前次在一则流传甚广的新闻节目里的,我不小心看到了他的表现,大感意外。一位朋友打电话来,想质疑这位专家,我付之一笑,这样的水平,你怎么跟他认真呢?等到了这次,再次看到这位专家,我心里反倒踏实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不错。我记得我刚进入这一行的时候,我的领导告诉过我,在这一行里有几个不信,第一个不信,就是不信专家。你千万不要看到那些专家满口术语,你就觉得他了不起,也不要以为某些专家少言寡语,你就觉得他没水平。这个行里认眼力,认东西,不玄谈,不争论,一件真正好的东西,一旦露面,绝对躲不过行家的眼睛,所谓没有捡漏的时代,是有背景的。你不要看这个行业对一件事情沉默,你就以为这里面没有公理正义,没有行业规则了,没那么简单。




2#
发表于 2015-6-26 17: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6-26 18:00:0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26 21:30: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学习了{: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26 21:57:31 | 只看该作者
这玉料那来的,现在仿品,有谁仿的,真名实姓有吗?仿者也成名人了,为什么不出来呢?楼主为什么认为是冥器呢?就不能是实用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27 00:49:4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3 23:42 , Processed in 0.0598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