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国玉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4 07:57: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玉文化研究已走出传统的单纯对玉器形式、年代、功能和考古类型学考察的范畴,步入验证人类文明史和社会物质文化研究的更广阔领域。

  日前在大连召开的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取得的成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玉文化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进展。

  与会专家认为,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关系重大,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中国西辽河地区,距今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中日玉文化交流可追溯到6000年前。

  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与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及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的参加。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巫、玉、神之间的关系,玉器与中国古代礼制的形成和发展、西辽河流域史前用玉制度、西辽河古玉的功能与用途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中国玉文化源头上溯至8000年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说,中国玉文化源头可上溯至8000年前。

  他说,中国雕琢玉器的历史非常久远。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发现大量红山文化玉器,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接下来的学术探索中,人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源头是什么发生兴趣。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和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发现了早于红山文化的遗存,已经有了大量大型定居的村落,被命名为兴隆洼文化。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两个遗址里,陆续出土了大量兴隆洼文化玉器。这些玉器出自居室墓葬内,常见的器型有玉玦(耳环)、长条形玉坠。从这项发现看,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成功地把玉材从石材中分辨出来,掌握了抛光成型、钻孔等技术。玉玦成对出自墓主人的耳部,应是佩戴在墓主人耳部的装饰品,长条形玉器是佩戴在颈部的颈饰,还有的放于胸部、腹部作为挂饰。

  2001年至200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进行了发掘,在一座居室墓中,出土了两对玉玦,其中一件出自填土内,另一件嵌入墓主人右眼眶内,此类用玉习俗在中国史前时期尚属首例。

 刘国祥认为,兴隆洼玉器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也由此将我国琢磨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兴隆洼文化的玉玦,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玉耳饰。
  在此次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刘国祥对兴隆洼文化用玉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说,首先,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在中国用玉史上具有开先河之风范。玉器以装饰品为主,充分体现出远古人们对人体外在装饰美的追求。此外,通过对兴隆洼遗址墓主人的分析看出,可能是墓主人生前右眼有疾,死后将玉玦嵌入右眼眶内,起到以玉示目的作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女神庙内出土的陶塑人像,双眼内嵌入圆形的绿色玉片,应该是对此种用玉传统的直接承袭。这也是对玉器赋予浓重的人文观念的最早的实证。
  那么,最早的玉器为什么出自西辽河流域呢?
  经专家鉴定,兴隆洼文化绿色玉玦是原料,是辽宁岫岩玉。本地区拥有的丰富的玉矿资源是玉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兴隆洼文化时期,掌握了打制和加工细石器技术,为琢玉技术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美的追求和对玉器赋予的人文情怀,是本地区玉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刘国祥同时也认为,玉器的使用在当时并不普遍,仅限于极少数的居室墓葬内出土,玉器可能还具有标志墓主人生前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功能。

此次大会认为,从兴隆洼文化雕琢玉器的工艺和用玉理念看,都已经相当成熟。西辽河流域将成为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区域。
  据了解,考古工作者已经找到了早于兴隆洼文化的线索,期待有更进一步的探索。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先生认为,中国应该存在万年的用玉史。
  专家认为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息息相关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杨伯达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代玉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这是记者从日前在大连召开的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研讨会上得到的消息。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杨伯达说,古代玉器应该是石器的一部分,它最早是做为工具来使用。由于其美观并具有人们无法解释的神奇特性,被做为祭神、通神以沟通上天的神物。玉作为神物至少出现于距今8000年前。
  据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西部的朝阳、阜新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邻近地区以及江浙一带,陆续发现和辨认出几千件属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其中尤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最为引人注目,出土了一批包括随葬玉龙、玉凤、玉人在内的动物形玉雕和各种造型特异的玉器,这批玉器出土之多,雕琢之精美,实属惊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07:5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5-5-4 09:09 编辑

考古工作者对这批玉器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些玉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黎明时期的哲学观念。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说,玉龙在红山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统一的宗教神权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管理形态,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目前发现的史前玉器只存在于中国东部沿海和东北亚地区。郭大顺表示:“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单独划分出‘玉器时代’难以取得共识,但这一时期的确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而红山文化的精髓正是玉器,这也是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有力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炜认为,随着社会组织的分化,玉器做为礼器,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牛河梁积石冢、凌家滩、薛家岗以及良渚文化的贵族墓葬中,玉器是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礼器。而此后的玉玺、玉带、玉佩更是成为皇权及官员等级的标志。
  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杨伯达说,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玉德观念逐步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他说,现今凡在字典上能够找到的带“玉”字的成语几乎全是褒义词,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00多个字、词、成语与玉字有关。
  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十分肯定地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
  专家认为玉龙是“中华第一龙”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考古发现了不少龙的形态,但参加中国玉文化玉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认为,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堪称“中华第一龙”。
  据介绍,这种玉龙呈勾曲形,高26厘米,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鬣,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象形的“龙”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认为,红山文化玉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龙形的龙。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于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部落集团所创造的文化类型,继红山文化玉雕龙被确认后,在距今超过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
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认为,红山文化的发现证明“龙”在辽河流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而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则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8000年前。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说:“除年代早以外,辽河流域的龙,还形成类型多、成系列等特点。”辽河流域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可分8个类型,按年代早晚排列大致为摆塑型、浮雕型、木雕型、刻画型、彩陶型、泥塑型、玉雕型和彩绘型。
  据田广林介绍,中国人崇龙礼俗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近年来,河南濮阳发现过有六七千年历史的蚌塑的龙,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遗存中也发现过距今5000年前的鲵形龙,但这些都是龙的初级形态。
  郭大顺认为,在辽河流域出土的玉龙形象,证明了龙确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而且确知这些动物原型中有猪、鹿、熊和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人们不断地艺术加工提炼最终定型。
  田广林说,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崇龙的最标准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崇龙礼俗的最终形成。从崇拜各种动物到统一到玉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基本过程。
  他认为,红山文化是中华龙文化、玉文化的一个直接根系,是中国拥有5000年文明的基本标志。
  龙在中国百姓心中是吉兆、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等神奇功能。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来源:中华玉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5-4 08:22:03 | 只看该作者
...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息息相关...关注。谢谢车兄分享..{:soso_e160:}{: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4 08:25:32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4 09:09: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过版上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4 11:02: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过版上传分享!{:soso_e179:}{: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4 11:13:5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4 21:40:38 | 只看该作者
现今凡在字典上能够找到的带“玉”字的成语几乎全是褒义词,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5-4 22:43:31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5-5-4 07:59
考古工作者对这批玉器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些玉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黎明时期 ...

{:soso_e179:}{: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5-5 02:18: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1-18 17:32 , Processed in 0.0633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