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戒全长老弟子解读恩师成就肉身不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 13:10: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3:11:36 | 只看该作者

腾讯佛学秦皇岛讯(张弛)近日,匈牙利博物馆展出章公祖师肉身事件受到了社会的强势围观,并出现了很多对佛教僧人肉身不坏的不同解读。3月29日,在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法云寺举行了禅门高僧戒全长老圆寂三周年成就肉身菩萨法会,来自全国5000余名信众有幸瞻礼了戒全长老的金刚不坏身。针对佛教高僧肉身不坏的事例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具体成就的过程如何,腾讯佛学采访到了见证并参与全程的戒全长老门下弟子,河北佛教协会副会长、法云寺方丈圣清法师,由他来为您解读,佛教肉身不坏是怎样炼成的。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戒全长老德相

戒全长老,江西南昌人,十五岁出家,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的法孙,接续禅宗法脉,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长老在2008年的时候即表示过圆寂后要坐缸,并会保留金刚不坏身为大众示现佛门修持真实不虚。2011年长老又再次特别交代门下弟子往生后的后事安排,包括怎样坐缸,将来如何贴金等等。


戒全长老圆寂前几日,饮食逐步减少,后来只饮用少量水,但精神依然健朗,还与来访者笑谈。2012年4月2日凌晨,长老的恩师深圳弘法寺本焕长老圆寂,凌晨三点左右,秦皇岛罕见地下起了雪。当时大家隐瞒消息,但后来长老还是知道了本焕长老圆寂,并说自己也要走了。


2012年4月4日10时38分(与长老出生同一天同一时辰),戒全长老于法云寺安详坐化,世寿九十六岁。据圣清法师回忆,长老圆寂后,房间散发着檀香的味道,久久不散。当弟子们为长老穿上僧衣后,大家惊奇地发现,长老的面色由黄白转为红润,因摘掉假牙塌陷的两腮鼓起来了,额头的皱纹也舒展开了。仿佛长老在打坐,进入了佛教所说的甚深禅定。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2年4月4日戒全长老于法云寺安详示寂,世寿九十六岁,此图为长老坐缸前众弟子护送。

三天后,遵照长老嘱咐,恭请肉身入缸。弟子们用两根木棍抬着长老坐化的禅床,从二楼禅房下到一楼,沿途接受信众朝拜,上台阶进入塔院,再下台阶进入宝塔地宫,一路上,长老稳坐如金刚,安然入塔。由辽宁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沈阳慈恩寺方丈照元长老主持,按照佛教仪轨进行装缸仪式。坐化缸缸底是木炭,上面覆盖香灰,用宣纸包好铺平以后,长老端坐在上面,身体周围塞满檀香粉包和沉香粉包,最外面包一层木炭,然后三截缸用钢丝封死,并打上封条,封缸后缸体即显现出一团红光。


封缸过程有僧俗百余人共同参与,之后坐化缸就供奉于此,除每半月门下弟子为长老上香外,再无外人能够进入地宫,也没有人为对地宫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干预。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河北秦皇岛法云寺方丈圣清法师遵恩师生前宏愿,于长老坐缸三年后开缸。

三年后,2015年3月9日,长老肉身出缸。启缸后,一股异香立即充满了整个地宫,现场负责开缸的几名法师和工作人员都从未闻过这种香气。更为神奇的是,封缸时塞的檀香粉和沉香粉全部没有了,只剩下空的宣纸包黏贴在长老肉身的海清上,就连当时长老手上捧着的一块儿碗口大的沉香块也消失不见了,唯有长老生前使用的念珠和沉香挂珠还在,挂珠接触长老皮肤的部分变成黑色,并失去了原先沉香的味道,散发着开缸时空气中的异香。


清洁后,戒全长老的整个肉身呈紫磨真金色,在灯光照射下,肉身通透,血管清晰可见,皮肉呈琥珀状,头上长出了约两厘米的头发,耳廓柔软有弹性,栩栩如生。手脚与入缸前无异,只是略显干瘪,指甲稍长。此时,已完全可以确认,戒全长老肉身成为了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长老成就了肉身菩萨。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众弟子迎请长老肉身舍利

据圣清法师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依照长老的嘱托,为肉身贴金。因为成就的肉身非常柔软,需要逐步进行贴金,第一次贴金将于六个月后进行,时隔三年五年的时候还要再贴一层,保证肉身最终是硬的。同时,寺院决定兴建肉身宝殿永久供奉长老真身。宝殿设计为两层,一层供奉长老肉身舍利,二层为戒全长老纪念馆,陈列展出长老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以及法器。


当问及章公祖师肉身事件,引发社会上对佛教肉身的质疑,以及揣测出的各种制作手段时,圣清法师表示,肉身舍利是修行人依戒、定、慧修持的结晶,是广大誓愿力的体现,是神圣的,不能与我们常说的“木乃伊”相提并论。木乃伊的制作手法通常是将内脏等易滋生细菌的组织取出,进行放油,并通过药物处理后做成的干尸,能保证长时间不腐烂,但不能永久保存。而通过修行得到的肉身不坏,全身都是舍利,已经与外界的空气、湿度毫无关系了,绝不会因外界的自然环境而腐烂,根本不用真空保存与外界隔离。


转播到腾讯微博



长老整个肉身呈紫磨真金色,

圣清法师追随戒全长老多年,感怀恩师,说长老既不图名、也不爱财,爱国爱教、解行并重,一生都不辞劳苦弘法传戒,为续佛慧命奔走于海内外,年迈时仍不辞劳苦,领众恢复了佑民寺、正觉寺、显教寺、化成寺、南宝讲寺、五泉寺等多处佛门祖庭,堪为当代出家人之楷模。如今,人心浮躁,不仅是在家人,就连很多出家人都被俗世丰富的物质生活迷乱了内心,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内心,出家人精进修行,在家人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坚守住我们的信心,最终总会得到好的结果。可能,这就是戒全长老为我们示现金刚不坏之身的原因吧。


腾讯佛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返回腾讯网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4-3 13:30:11 | 只看该作者
玉人 发表于 2015-4-3 13:11
腾讯佛学秦皇岛讯(张弛)近日,匈牙利博物馆展出章公祖师肉身事件受到了社会的强势围观,并出现了很多对佛 ...

{: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4-3 13:50:5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4-3 17:03:38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谢分享!{:soso_e163:}{: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2: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2: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12:48:59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 发表于 2015-4-3 17:03
阿弥陀佛!感谢分享!

多谢凤凰版主的置亮、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4-4 14:36:11 | 只看该作者

来龙庵燃灯大师传奇故事(宿迁市保项目)

来龙镇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东北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来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明朝中叶,原是方圆百里的湖泊,名曰“白鹿湖”,湖边垂柳依依,湖内波光粼粼,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游僧露宿湖边,梦见一条巨龙盘悬湖上,遂就地结庐建庙,取名“来龙庵”,镇名因此而得。
    来龙古寺,一座曾远近闻名的苏北名寺,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关于这座古寺,还和流传着一代佛教大师“燃灯”和尚 的许多传奇故事。燃灯大师,来龙镇黄庄村人,从小便聪明过人,心存善念。得道后云游四海,老年回故里,当时来龙镇白鹿湖已干涸,燃灯见大片荒地无人问津觉得可惜,便在此搭棚为庙,四处施舍,香客渐多。来龙古寺渐有规模,影响愈大。“燃灯”和尚为人乐善好施,坚信苦修能成佛,终日习禅打坐,少食少饮,天长日久,骨瘦如柴,仍然苦修不辍,直到圆寂时,还闭目端坐,当时徒众把他干木似的尸体敛以陶龛,厝于深房。3年之后,打开陶龛,“燃灯”大师的尸体还完好如初。于是徒众就把“燃灯”大师尸体供奉起来,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弟子们在干木老祖的真体上塑金,并称为“干木老祖”。 可惜,在“文革”其间来龙庵被拆除,“燃灯”和尚的肉身被毁。{:soso_e109:}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来龙镇古寺原址正在兴建来龙庵和重塑燃灯大师雕像。来龙古寺开始恢复性建设,规模日趋扩大。来龙庵“燃灯”大师传奇故事也被列入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燃灯大师出生于来龙大王庄,其父母年近六十才得此子,取名月轮。燃灯自幼聪明伶俐,三岁时能背诗文,七岁时能吟诗作对,八岁时对佛教经文倍感兴趣,十四岁时为逃婚而离家出走,曾先后到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等佛教圣地,拜师求经,苦练修行。他30岁归来主持来龙庵后,把家里数百亩粮田作为庙产,广招僧众,收租积粮,扩建庙宇,塑佛贴金。若遇自然灾害,农村闹饥荒时,他在庵前垒灶搭棚,施粥积善,救济灾民,普渡众生,深受百姓的爱戴。因此,来龙庵香火兴旺,燃灯大师美名声远播。
虽然在文革期间,干木老祖被烧毁,来龙庵被拆除,但神奇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      

三月十五日是燃灯大师的生日,被当地群众定为来龙庵的庙会日,方圆百里的信徒都前来进香,同时彩灯纷纷亮相,杂技及演出团体也蜂踊而至,争相表演,市场商品交易非常火爆。庙会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4-5 08: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0 21:16 , Processed in 0.0653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