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n在2007-5-16 23:36:12的发言:将着手对<任氏鉴定法>细化修订补充的说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与众红山文化古玉爱好者专家交流,特别是<任南红山文化网>会员朋友们的交流和诸多学生弟子的面对面的讲授问答解惑当中遇到的问题,为便于众会员更好理解<任氏鉴定法>,也由于自己对藏品研究与仿品剖析的深入,目前很有必要对<任氏鉴定法>的十二字配图细化,及通过藏品研究的新得,对<任氏鉴定法>的一些疏漏进行补充.修改将在上述贴中完成.修改部分如大家认为有不妥处,可跟贴研讨,提出建议和批评. 特此说明. 任南 二OO七年五月十六日 任先生真是好样的.完善一个理论就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做法. 我认为能否将鉴定法分成两大部分.其一;是对生坑,有皮壳的红山玉的鉴定.其二是对熟坑的鉴定.当然生坑的必然包含着熟坑的特征,而熟坑未必包含生坑的特征.它的区分将会使一些糊涂人,更加明白,不只是有出土记录的才是真正的红山古玉,而是红山古玉有着自己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是不可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