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1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引用] 四川广汉古蜀国文物新发现:伏羲、女娲交尾玉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15 08:1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4-12-15 21:57 编辑



:55
作者:张如柏 张玉玉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01 期

摘  要:近年在成都民间收藏的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一尊伏羲-女娲交尾玉器,这一发现将把自北魏、汉、唐以来直至明清时期历史书上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图形(状)彻底推翻,自汉至唐、明时期的那些伏羲-女娲交尾图是历史学家杜撰出来的,实不可信。


关键词:广汉三星堆古蜀国  伏羲-女娲交尾图  四川广汉


中图分类: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前些年夏天,我们在成都一位收藏者家中看到一尊伏羲、女娲交尾(拥抱)在一起的玉器,这一发现再次证实在广汉古蜀国这个地方,蕴藏了大量丰富的远古信息。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女娲交尾繁衍人类的神话得到了印证,而伏羲、女娲交尾的图画在古代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这些图画都是历史学家杜撰出来的,而真正的伏羲-女娲交尾实物是在广汉古蜀国。正如我们以往所论证的那样,所谓《河出图》的《河图》不是发现在黄河地区,而是确确实实发现在广汉古蜀国[1]。


一、伏羲、女娲传说的历史简介


(1)关于伏羲[2]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蛇身人首,有圣德”。


“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沾春”


“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


“古者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大昊师(“师”应作为“仿效”或“效法”解释)蜘蛛而结网”;


“伏羲氏作瑟,造驾辩之曲。”


《帝王世纪》:“疱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


《绎史》卷三记载:帝王世纪大昊帝庖牺氏风姓也,大遂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今天水市),蛇身人首,有圣德”。


《路史》记载:“大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本文作者注:渚是指被水围住的一块陆地),孕十有二载而降神,生于仇夷,长于成纪”。《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可能是渚之误——本文作者注),盖因华胥居之得名,乃阆中渝水也(此处的渝水乃四川嘉陵江在阆中地方的别称)”。


在四川省阆中市,民间传说,华胥居住在阆中市的南池,古时称为彭池,据说就是现今的阆中市的七里坝、马池坝一带。据实地考察,当地人告诉:在古时那里有一个大泽(可能是一个大池塘,现已不在)中间有一块陆地,华胥氏脚踩了一个“印”,而怀孕了伏羲。


以上简述可知,伏羲并非神话人物,在中国古史中是确有其人的,从他的出生、成长、事业成就史书中均有详细记载。学者称之为“中华始祖大昊伏羲[3]”。在宋朝一副关于伏羲的画像上,对伏羲曾有如下的评价:“继天立极,为百王先;法度肇建,道德纯金;八卦成文,三坟不传;无言而化,至洽自然。”这是对伏羲一生功劳的总结。


华胥氏怀了伏羲之后,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气候环境而引起河水猛涨,形成洪水致使华胥氏的部落向秦岭迁徙而到达现今的宝鸡、天水及陇南地区。因此,在甘肃省的陇南地区,陕西省的宝鸡、天水一带有大量的有关伏羲的遗迹和传说,是不足为奇的。不可否认,在四川省的阆中市,地方史专家研究表明,虽然伏羲生活在陕西,甘肃多年,伏羲曾返回老家阆中市多次,故在该地仍遗存有伏羲的遗迹,如阆中市的云台山,传说就是伏羲画卦之地,当地地方史学者告之,阆中市在空中看,嘉陵江就是大极线的弯曲处,该市的中天楼可能是太极图的鱼眼位置。


二、关于女娲[2]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生七十化也”。


“俗说天地开阔,未有人烟,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睱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臯礻某      之神。”


“女娲炼五采石以补苍天……”。


“女娲作笙箕”,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女娲,阴帝(即女帝),佐虑戏,治者也”。


后人对女娲的评价:“炼彩石补苍天,抟黄土造人灵,断鳖足立四极,积芦灰上淫水,杀黑龙济冀州,竹笙簧兴乐午”。


与伏羲一样,女娲也是远古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女神,既然其出身尚存疑虑,但她的功劳也是值得称赞的。


文献中[3]说:“伏羲,女娲是兄妹关系而结为夫妇”。我们认为这可能实为讹传,此处的兄妹关系不能理解为亲兄妹关系,而应当理解为二个不同部落集团或同一部落的不同的成员。按照现代遗传学原理,亲兄妹是不宜结婚的,否则这会引起遗传密码的不协调组合,而出现错乱排列,对后代繁殖是不利的。因此只有在不同部落(或集团)的成员(男与女)的结合成婚,才不致于出现遗传学的问题。


将伏羲、女娲以兄妹相称而结为夫妇的传说是在唐朝李冗的《独异志》一书中首次提及,类似的故事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均有不同的版本流传。


三、古蜀国伏羲、女娲交尾玉器描述


伏羲、女娲蛇身人首互相纠缠在一起的画像,可能早在东汉的石刻中就出现,在此前的北魏时期只有画像,在此后唐、宋以后各个朝代的画像作品中也有,然而这些画像的作者可能均未见到过实物,只是凭空想像而绘画出来的。故而出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画像。


现将民间收藏的四川古蜀国发现的伏羲、女娲交尾玉器叙述如下:


此尊伏羲、女娲交尾玉器(图1)高176cm,伏羲与女娲两个人的头部是以凤鸟连接在一起的(图2),伏羲身高92cm,女娲高88cm。凤鸟的高度72cm,从侧面来看俩人相对而视,女娲的乳房突出,与伏羲胸部相距约5cm。女娲臀部向外突出,园滑,曲线饱满,而伏羲臀部较不饱满且平滑,足见古代雕刻匠人在观察人体形态的仔细程度与现代医学人体工程学、形态学好无差异,故而能雕刻出如此维妙维俏的优美作品。


伏羲、女娲身背上都有古文字,伏羲、女娲自胸以下互相缠绕在一起。“脚”下是一只双头(龙与凤)龟,头之间的距离42cm,龟的宽18cm(图3),龟的高度12cm、伏羲、女娲蛇身交缠在一起,就坐落在龟的背上。


伏羲、女娲的头部是由一高72cm,宽40cm的凤鸟而连接起来的,凤鸟脚下的长方形槽为8×3×3cm,正好卡在二人头部(图4)。在凤鸟的尾部有三根羽毛。其形状与现代云南西双版纳所见的孔雀尾部羽毛十分相似。此三片羽毛的长度分别是32cm,27cm,21cm(按高、低顺序排列),宽度分别是4.0cm,2.5cm,2.8cm,尾部水滴形状的宽度为6.7cm,4.5cm,4.7cm,水滴小孔直径为1.5cm,1.2cm,1.1cm,假若将羽毛尖处的水滴从高到底作一直线,延伸到地面,则此斜线与地面交角正好是60o交角,足见古代匠人的数学知识的丰富。


坐落在龟背上的伏羲、女娲二个个体,是呈“Y”字形态,伏羲的双手抱住女娲的腰部(图5),女娲双手紧紧地贴在伏羲的左、右手臂上(图6)。若将两人的手臂投影之后,正好呈“Y”字形的左、右两边,其交角是90o。即是说伏羲、女娲身体的斜度正好在整个物体的重心(龟的长度)范围之内侧,这样不至于使物体倒下,足见古代匠人在设计重心与高度方面的数学知识令人不可思意。


伏羲和女娲背上均有古文字(图7与8),其中有的古文字在文献[4]中有报导。


四、文献中有关伏羲、女娲交尾图


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媾传说,远古时代早已有之,传说归传说,但其实物却不曾有人见过,在中国各个时代的出土器物中均未有记载,并无实物供人研究。然而,在西南地区的长江上游的古蜀国,却发现了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交尾实物,令人匪夷所思,不但有实物,而且在实物上有古文字,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值得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家的重视,不但如此,在该古蜀国还发现了周文王的后天八卦、伏羲先天八卦、太极图、天象图及大量古文字。


建于西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285号洞窑的壁画中,就有伏羲、女娲交尾画像。在四川的郫县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山东嘉祥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帛画上及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上,均有伏羲、女娲交尾图。在这些画像上,人们可以看出伏羲、女娲有的是穿上超短裙的;裙子以下是蛇身互相交缠在一起;手中各自拿着规和距,或剪刀,蛇的尾端叉开,下部还有一个园形物。所有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上身分开,下身却是互相交缠在一起,有的画像上伏羲、女娲二人是面对面的,有的是背靠背的(图9-15)等等。所有这些画像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与我们公布的实物不同,从而证明后人是不曾见到实物的,画像是想象中的产物。


五、讨论


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在中国古史书籍中如《山海经》、《路史》等中均有记载,而关于其具体的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画像可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把图画变成为具体的实物凿刻品即石砖画像,可能是在汉代,如山东、四川等地的汉代画像砖上,无论是壁画,帛画和汉代的石砖画都是根据传说的故事而创绘出来的,生物界真的是否有人首蛇身的动物,目前尚无发现。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可能是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的一种生殖崇拜的具体表现,现今生物界的蛇的交配都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另一种看法是:伏羲、女娲手捧太阳与月亮(图14),取义阳光为伏羲,是阳精,女娲是月亮神、是阴精[5],这意味着阳光雨露滋养万物生长,这种解释是后人看了此画像后的观点。因此,可以说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一种古代人们的假托,即以交尾来繁演后代,与女娲抟土造人更富于实际寓意,我们在一幅古蜀国男女戏嬉玉版雕凿画像中(长约4m,宽约1.08m的玉屏风),男,女裸体互相在森林小溪中洗澡、戏嬉、追逐、拥抱和做爱,这正是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另一种版本的写照。


196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阿斯塔娜古基群中,出土有数十幅画像,其中有伏羲、女娲交尾图,本文的图10就是其中的一幅。这幅图1983年以“化生万物”为名,成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杂志《国际社会科学》试刊号的首页插图[6],足见此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影响之大,这说明生殖崇拜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人类崇尚生殖崇拜得之以使人类繁演至今。所以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如:苗、纳西、彝等民族把“女娲”称之为“母神”,其名称有“女娲”,“女阿”,“有娲氏”和“娲皇”等等[7]。


有关伏羲、女娲交尾的图像,据文献提供共有118处[8],其中四川24处,山东16处,河南11处,江苏8处。此外,北京的丰台,湖南、云南、陕西等地均有发现,图的形状大同小异。


关于女娲的身世,《汉书·人物考》中的《春秋世谱》称:“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而《风俗通义》亦云:“女娲,伏羲之妹”,而《山海经·南山经》中:“太昊……与女皇合为夫妇”,此处女皇即为女娲,古代文献中把伏羲、女娲当成兄妹的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50年代初,生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遗传物质结构的基因是双螺旋线的,这与伏羲-女娲交尾图十分相似,是否是我们祖先对此的预测性?无怪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把它作为杂志的封面而加以宣传。


六、结语


当一个神话传说故事出现时,绝大多数的人并未见到实物,古人为了要把此故事具体化,必然想要画出与此相应的图画,来印证神话中的传说,故而出了各式各样的画像出来,从伏羲、女娲交尾图就可以看出,古人的想象力的丰富,从汉、唐、明各朝代的伏羲、女娲交尾图都不尽相同。当人们绘出各种各样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之后,再去找出相对应的历史文献中的叙述来对应它(即做出各种解释),因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并未见到具体的实物。这些专家的解释(论述)就一代一代传下来,形成了传统观点。


现在我们公布了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实物,就应当对历史上的伏羲、女娲交尾图要重新给予认识了。


关于女娲的“娲”字,我们认为是个复合字,“女”字是加上去的,因为是母系社会,而现在字典中的“娲”字右半部是“呙”字,这个字的繁体字是“”,唸“寡”,《康熙字曲》上有此字。从字面上来看,它表示古代妇女在生小孩的过程,字的上半部十分抽象地是“人上半身的人头”,身段隐去,下半部是“妇女站立叉开双脚,小孩头部从下身出来”。因为我们在民间看到一件广汉古蜀国妇女生小孩的玉器实物,一名妇女双脚叉开站立在用力把小孩的头从下身挽出来,这个“”字下面的“口”字就是小孩子的头。


我们认为,伏羲-女娲交尾实物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蛇文化崇拜的反映,或者是蛇崇拜的一种表现[图16-20]。这种蛇文化在世界各国均有表现[9],双蛇纠缠在一起的实物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的阿勒颇博物馆有;在古希腊有(三蛇纠缠):在雅典有(三蛇纠缠)。以后演化呈波浪形状的纹饰出现在地中海各国的艺术品中,在日本也有用草绳编成的蛇纠缠在一起蛇文化(绳文时代的文化)。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蛇文化的原产地是在广汉古蜀国呢?


结论是:历史学的生命在于真相和真知,而不是假相和无知,而这一切均要有实物为基础,而不是鸟托邦的空想主义,更不是主观唯心主义。


文中不妥之处,请国内外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如柏等,《论三星堆古蜀国玉器上《河图》与《伏羲八卦》组合图的发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 No.6,P1-8


[2]  袁珂《古神话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1982


[3]  杨复峻《大昊伏羲·中华始祖》中华远古文明探索,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2008


[4]  张如柏  《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香港华人艺术出版社  香港  2009


[5]  陆思贤  《神话与考古》  文物出版社  北京  1995


[6]  舒敏  《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中国书店出版  北京  2007


[7]  徐南沙  《古巴蜀与山海经》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  2004


[8]  刘消瑛  《伏羲文化大揭秘》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  2001


[9]  张碧波等  中国文化考古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哈尔滨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17:21 | 只看该作者

图1  伏羲——女娲交尾玉器


图2  伏羲——女娲头部的凤鸟长羽毛正反有古文字




图3  伏羲、女娲呈人首蛇身互相交缠在一起,其底部是一只龙头(表示伏羲)与凤头(表示女娲)的龟,龙头与凤头之间的距离为4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19:19 | 只看该作者

图4  伏羲——女娲拥抱在一起的顶视图,两人头顶的长方形凹槽大小为8×3×3cm,整个凤鸟脚下的长形卡在此凹槽中,十分稳当


图5  伏羲双手抱住女娲的腰部,女娲腰部有古文字


图6  伏羲——女娲拥抱的姿式,女娲双手贴在伏羲肩膀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2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4-12-15 09:15 编辑


图7  左二行是女娲背上的古文字(9个)右二行是伏牺背上的古文字(8个)其中A、H、X和“蜀”字在文献[4]中均有发现。


图8  这是长形羽毛上的古文字,左二行是正面的古文字,右二行是反面的古文字,其中有的字在文献[4]中有报导


图9  伏羲——女娲交尾图,此图的伏羲被画家画上了男人的胡子,女娲是现代化了妆的时尚女姓,令人啼笑皆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24:39 | 只看该作者

图10  伏羲——女娲交尾图,两个人穿起超短裙,伏羲拿规,女娲拿剪刀


图11  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砖,俩人手中各拿了一个园形物


图12  四川崇庆出土的东汉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26:22 | 只看该作者

图13  山东省嘉祥鼎武斑祠石刻画像伏羲-女娲交尾图


图14  四川宝子山出土的东汉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砖


图15  公元2世纪的武梁祠中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注1]
注1  此图引自李约瑟著《中国科技文明史》(中译本)
上海交大科技史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右边文字是:“伏羲食精,初选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2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14-12-15 09:06 编辑


图16  北周建德年间石棺上之伏羲女娲图(不交尾)


图17  美索不太米亚杯上的双蛇交尾图(中间)


图18  秘鲁毛织品上的双蛇交尾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30:28 | 只看该作者

图19  双蛇交尾图
左:楚国器物上(实物在美国)
右:殷商时期候家庄器物上

图20  古代高句丽国之双蛇交尾图[注2]
注2:图16-20引自饶宗颐:《西南文化创世纪》(2010)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15 08:51:12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4-12-15 08:30
图19  双蛇交尾图左:楚国器物上(实物在美国)右:殷商时期候家庄器物上[/backc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9:0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2-28 03:50 , Processed in 0.0626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