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红山文化期鸡骨白的检测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11-11 15:44:56 | 只看该作者
顶起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9-2-25 11:17:19 | 只看该作者
“送检样品应是在加工完成后埋藏,其先后经历了风化淋滤和渗透胶结两个阶段。在风化淋滤阶段中,玉石内部的孔隙逐渐增大,晶体之间逐渐失去了粘结力,导致了玉质疏松,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颜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在渗透胶结阶段,由于上覆土壤也经历了风化作用,土壤中残留含Al、Si质溶液逐渐向结构疏松的玉体中渗透,并相互结合形成高岭石,填补了玉体内部的部分晶格间空隙,从而使其密度增加,硬度也随之有所增大。由于这种渗透作用是由表及里的,所以出现了“外实内松”的现象。”
——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的科学论断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9-2-25 11:23:41 | 只看该作者
hongzhi 发表于 2007-2-13 21:11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2-13 20:58:03的发言:据有关专家分析研究认为,古人有可能在治玉之前,用火烧玉,使 ...

资料介绍上古有烧玉祭祀的活动,制玉前火烧玉第一次听说。
火烧玉入土后得以长期保存不糟烂,大概得益于灰烬的保护,外观近于鸡骨白,但与贴中的鸡骨白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9-2-25 11:26:11 | 只看该作者
毛头 发表于 2013-1-9 14:36
仿钙化斑一般用撒水的方法,也会形成大小不同的圆点腐蚀,但是没有片化开的散斑,看上去不自然,   仿冻 ...

长见识,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4 04:24 , Processed in 0.0651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