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1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鉴定三分四定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8 21:41: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容才 于 2014-11-8 23:09 编辑

                                         古玉鉴定三分四定原则
                                                                                                                      ——完善古玉鉴定理论的一点想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原创文章,转载、引用请说明出处和作者姓名。拒绝任何盗用、剽窃的行为!
                                                                                                  容    才
                                                                                               2014年11月8日
                                                  
        三分,指区分古玉的材质、工痕和古玉上的各种变化;四定,指认定古玉的用途、坑口、成因和年代。三分四定是分析、鉴别、验证古玉真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三分用来分析古玉的真伪,四定用来验证古玉的真伪。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1:47:01 | 只看该作者
二、四定(用途、坑口、成因、年代)
    1、用途。认定古玉的用途,要根据作品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一般来说,带穿孔的小件都视为吊坠,稍大的可以看做把件或者挂件;可以拼接或者系挂的按饰物对待;用于供奉的按礼器、冥器对待;再有就是根据形状判断其是否为实用或者文房器具。古玉的用途是多样化的,对于古玉用途的认定,没有最准确,只有更准确。另外,认定古玉的用途,只作为评判真伪和评估价值的参考,不作为鉴别古玉真伪的直接证据。
    2、坑口。古玉坑口的认定,便于我们了解掌握古玉在不同埋藏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是鉴别古玉真伪的参考条件。坑口大致分为水坑、土坑、沙坑三种。水坑指出水的古玉,土坑指出土的古玉,沙坑指在干燥的沙土里发现的古玉。没有入土或者入水的古玉,以及出土、出水后经人们盘戴多年的古玉,我们称之为传世古玉。坑口的分析要结合玉器的材质和各种变化来分析。出土的古玉多有土咬痕迹;出水的古玉有的无沁,有的满身骸晶,要区分对待;沙坑的古玉大多玉质熟润并且没有沁色。坑口的判断有助于我们分析古玉上变化的成因。
    3、成因。成因是指通过古玉上质变、色变、形变等特征的分布,再结合埋藏的方位,搞清楚各种变化的形成原因。是验证古玉真伪的重要环节。
    4、年代。古玉年代的认定,要结合形状大小、纹饰风格、使用性质以及风化、氧化、变化的严重程度,来分析古玉与什么年代的作品风格比较相近,从而推断古玉的制作年代。古玉年代的推断,不可能精确到某年某月,只可做出相对比较科学、准确的结论。没有确凿证据的精准断代是不科学的。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一件玉器的制作年月(有铭文或者史册记载的除外),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对比、参照等方法来逐步缩小古玉制作的年代范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1:43:34 | 只看该作者
本贴旨在为广大古玉爱好者鉴别古玉真伪时提供参考。因本人所学有限,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三分(材质、工痕、变化)
1、材质。古玉的材质有很多,凡是古代利用天然美玉或者彩石雕琢的物件,我们都可以称作古玉(不包括石器)。当今仿古玉有采用天然玉石雕琢的,也有利用合成物质雕琢的,简单的区分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观察材质的纤维结构。天然的玉石通常能看到石纹、水线、裂痕等特征;合成的物质大多色素单一,形态有塑胶感,并且不具备天然玉石的冷热性质。二是检测材质的硬度。如果在普通玻璃上能轻轻刻划出痕迹的,多为天然玉石。三是检验材质的比重,和田玉的比重为2.96~3.17,常用的测量玉器比重方法网上能够搜到,在此不表。在不能明确材质时,建议送到材质检测部门用仪器进行检测。准确地区分玉器的材质有利于鉴定工作的开展,熟知各类玉材的特征是搞好鉴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古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一本书不可能把所有的玉石说的面面俱到。玉的种类根据硬度大致分三类:硬玉、软玉、彩石。硬玉和软玉之分由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提出,硬玉指翡翠;软玉指透闪石类的玉石,通常用“和田玉”这个名字来称呼所有的软玉,包括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宽甸玉、青海玉、等等;彩石类指的是硬度低于软玉的石种,比如青金石、绿松石、岫岩玉、梅岭玉、东陵石、天河石、玛瑙、巴林石等等。
2、工痕。古玉的工痕,指利用古代工具在玉石上琢磨出来的痕迹。古玉的工痕通常从阴刻线和钻孔痕迹上来观察,古玉的阴刻线大多是用砂轮(古代称砣具)打制,所以阴刻线两端大多呈针尖状,中段则是等距或者抛物线状态。现代钻具刻出的阴刻线,往往线条质量不高,没有古玉阴刻线直挺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现代机床来完成玉雕工作,形状、纹饰必定是非常规整,转角、衔接部位处理简单,没有手工打磨的精细。钻孔痕迹的鉴别,可以通过孔内的台痕和孔内的坡度来分析,现代工具比较锋利,衔接和过渡的部位比较生硬,没有古代工痕婉转并且流畅的视觉效果。古玉的钻孔内通常会有台痕,台痕与台痕之间过渡很自然。此外,古玉的工痕还包括刻画、打制、硬切割、软切割、空心钻、实心钻等工艺痕迹,要区分对待。只有经常研究古玉工痕的行家才可能准确地判断工痕的新旧。
现今有很多利用古代工具制作的仿古玉,增添了鉴别古玉工痕的难度。仅凭观察工痕不可能准确地分析出工具的性能,加上古代琢玉工具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很多工痕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是以,工痕不作为鉴别玉器年代的直接证据,仅作断代参考。
    3、变化。玉器上面的变化是鉴别玉器制作年代的最主要证据。经过千年以上的埋藏,古玉会发生很多变化,通常包括质变、形变、色变、味变四种。质变是指质地发生变化,有石化、白化、糯化、瓷化、净化、膨化等多种现象。形变是指古玉的形状发生变化,有熔变、开裂、脱落、膨胀、减缩、蛀孔、蚀孔、蚀斑、毛孔、次生、衍生、分泌物、凝结物等现象。色变主要指古玉的颜色发生变化,包括沁色、褪色等现象。味变指古玉的气味产生变化,主要指古玉应该具备特有的葬香味;藏香味仅仅针对材质而言,因为老玉新工的仿品也会有藏香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1-8 22:34:51 | 只看该作者
学了就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38:18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看看岫玉的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1:0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便于共同学习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3:10:3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2 20:53 , Processed in 0.0564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