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寻美玉 于 2014-7-12 17:28 编辑
【全国古玉摄影】投稿之理解
任网联手玉中美公司举办此次古玉摄影展览,我看是大好事!
以摄影手法表现古玉艺术之美是科技时代带给我们这代人的福音,这在古代是不能想象的。
把三维的古玉形象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形象并透过光影的再次加工,不仅仅美化了古玉,更重要的使美玉形象走出深闺,走向大庭广众,走向天南地北,走进人们的心灵。
一定意义上说,任网联手玉中美公司的此次行为,是一次艺术活动的创新,是古为今用的最好诠释,堪称首创,我们应该为之鼓与呼,更期待多一些这类的活动。
任网8年,承载使命,风雨兼程,日新月异。摄影展览也是对古玉收藏爱好者提出了新要求,在电子邮件和传统信件、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时代变迁中,
我们如何应对不是我们课题吗?上手鉴玉和图片放大鉴玉要不要学习?藏品的形式、内容需要研究,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难道不也是我们课题吗?
因此拍图片,发邮件,写文字都应该成为我们收藏人的必修课。所以这次活动就是好。是任网对收藏界的回馈,是对任网会员鉴别能力提升的促进,是收藏爱好者的一次盛会!
期盼这次活动能够在更大更广的范围被关注,展览的古玉艺术品图片广泛地被认知、被欣赏,从而激发起更多的人爱玉识玉藏玉。千寻美玉2014.7.12
附千寻美玉个人投稿作品
1、登记表
2、文字说明:
红山文化玉蛙 历史上蛙的纹样,最早见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这是有确切的考古资料佐证,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了蛙,以蛙为题材开始艺术创作,并且赋予了蛙丰富神秘的内涵。在中国民俗文化史上,蛙与蟾统称蛤蟆,有着共同的含义。闻一多先生考证,汉代女娲氏同伏羲氏一起“被列为三皇中之首二皇”并且成为“日神和月神的代表。”“娲”与“蛙”同音异体,蛙图腾与女娲氏族部落有机地联系起来,蛙图腾就是女娲氏族部落的标志。女娲与蛙相连,蛙以其繁殖量大成为一种生殖象征,蛙以其变化从卵子到蝌蚪到青蛙,表达了中国人的宇宙观。 红山文化出现了玉蛙,其造型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前高后低,双眼鼓突,唇吻窄而薄,唇端一般有短阴线;二是前窄后宽,后双肢根部宽而突出。此红山文化玉蛙(如图),体现了红山古人理念的精髓,其造型与玉料相协调,优美柔和,简约古朴,虽历经五千年土中自然侵蚀,彻底发生了质变,皮熟肉透,玉质更加柔韧,秀色可人。其玉质在红山文化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有人说“观玉知出处”,的确有道理。 红山文化玉料中以岫岩软玉为主,还有玛瑙、水晶、青金石、绿松石、天河石等。一直以来学术界所认为的岫岩蛇纹石玉,近年来,北京大学专家通过古今玉石的个性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北方出土的红山古玉绝大多数都属于岫岩闪石玉。岫岩软玉的透闪石含量达95%以上,杂质很少,无论是硬度、比重,还是油性、润度,都似和田玉,但又不同于和田玉。其中最名贵的是沟旁河谷底部及泥沙砾石层中的软玉砾石,俗称“河磨玉”。在中国北部、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原始文化之间物质交流中,岫岩软玉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3、图片待重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