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玉人
收起左侧

[教材] 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三件另类青铜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71.jpg
这是我最近收藏的神面青铜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04: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这是刚刚在美国加州拍卖的神面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玉人 于 2018-4-26 12:12 编辑

“神面卣”上的人格化“天帝”图像
   00-0-1.jpg
  俞伟超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2003-6-19发布
  
      保利艺术博物馆最近从香港收购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神面卣”,传出陕西扶风,器盖和器腹铸有和蔼喜悦的“神面”图像,一反商周青铜器上习见那种兽面纹的神秘、严肃甚至狰狞的面目。此卣刚在北京露面,青铜器专家立即叹为前所未见;油画名家有缘相遇,亦观看不止,惊为艺术奇珍。在成千上万的商周青铜器中,给人如此的可爱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出现,毋怪乎看到的人认为它是存世青铜器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几件作品之一。 
  盖正、背两面饰神面纹,盖顶中心饰一立鸮作纽,两侧有扉棱。腹部正、背两面亦饰神面纹,两则有扉棱。圈足正、背两面饰双身蛇纹,两侧亦有扉棱。器口中央正、背两面皆突起一立体造型之貘。提梁上面中间下凹,内饰鳞形纹,中央突出一相背的乌形纹,两旁向外突出处皆作大立耳龙首状,下方两端饰有突出的卷鼻、垂耳的圆雕象首。全器无地纹。
  盖内、腹底有对铭,皆2行5字,为:乍氒(作厥)宝□(尊)彝
  全器经英国伦敦大学伯尔克贝龙学院作X光摄影,可知分盖、身、提梁、二象首五个部分铸成再合为一体。 
  各种纹饰所模仿的动物形态,都很明确。需要说明的是盖顶纽,嘴前端上翘,正是商周鸮尊、鸮卣上的鸮嘴特征。此鸮头上还有双角,而同时期鸮尊、鸮卣亦多铸有卷曲状的双角纹饰。由此特征看,此纽必为立鸮无误。 
  从全器的器形、各种纹饰及铭文字体特征看,此卣时代显属西周早期。
  把这一些一般情况介绍清楚后,这里就着重讨论神面纹。 
  盖、腹的四个神面纹,基本特征和风格几乎一样, 在腹身的神面纹两侧各有三道羽状纹,李学勤先生推测为简化鸟翼是很有道理的。 
  神面纹作高浮雕状,眼、鼻、耳、眉、角、口俱全,既有双角,当为兽面。但其鼻形肥大,鼻梁高起,酷似人鼻,而且盖上之像的口部合拢,亦似人口,所以从总体看,就像是一个人面。十年以前,我曾提出商周铜器上的各种动物形图像是神祗1。现在,持有相似看法的人愈来愈多,以至于当这件铜卣刚到北京后,就被人定名为“神面卣”,并得到很多人的赞同。这个纹饰所以会迅速被认作神面,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酷似人面。 
  它之所以酷似人面,重要原因是其立体感很强。但一旦绘出正投影的实测图后,视觉上的立体效果变成平面效果,人面马上变为兽面。这就立即显示出,这个神面(即人面纹)本来就是通常所谓的兽面纹(即饕餮纹)。 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如果这种人面纹很容易被当作神面纹来看待,那种兽面纹(即饕餮纹)不是也应该看作是神面纹吗? 
  如果再作深入思考,这种神面又是在表示什么神祗呢? 这就需要全面考察商周时期的信仰状况。 按照甲骨文、金文和古文献中的记载,商周时期信仰的诸神,其实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天地,一类是山川河泽,一类是先祖。细分之,则主要有天帝、后土、山神、水神、祖神等2。只要重新细审《左传-宣公三年》所载王孙满对楚王讲的那段话,就可知道商周铜器上所铸动物形图像即为神灵。这段话是: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般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
  其中的“物”字,如解释为天下万物,则商周铜器并不是随意铸出各种各样物品的,而是有特定内容,可知“物”字当有他解。《汉书-郊祀志上》曰:“汉与,高祖初起,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而杀者赤帝子。”颜师古注:“物,鬼神也。”这是正确的解释。另如“奸”字,《广雅-释诂》解作“盗也”,《释言》则解作“伪也”,以此意解释《淮南子-主术训》中的“各守其职,不得相奸”句,就可理解为“各种职守,不能违背原来的职责”,即,如果“相奸”,就会成为相背的职守。按照此意细审“神奸”二字,“奸”字即可解为与“神”相背之职,就是鬼怪。至于所谓“魑魅魍魉”,则《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李善注云:“《说文》曰:魑,山神,兽形。魅,怪物。 ,水神。”《西京赋》薛综注亦曰:“ 魅,水神。”《文选》卷五左太动《吴都赋》又曰:“其下则有枭羊麇狼, 象,乌菟之族,犀兕之。钩牙锯齿,自成锋颖;精若星,声若震霆。名载于《山经》,形镂于夏鼎。”这也是指一些青铜器上的纹饰。 
  把这些字义弄明白后,再观上引《左传-宣公三年》之文,就可理解王孙满那段话说的是:夏代政德很好,各方要图画当地鬼神,九州并贡所产铜料,铸造成铜鼎,上面铸出各种鬼神图像,让百姓熟知神、怪形熊。这样,百姓走进山林川泽,就可以躲避开山神、鬼怪、水神等等的侵扰。这种协调上下四方的辩法,是按天命行事的。 
  由此看来,商周铜器上的许多神秘动物,的确是象征鬼神。 
  把这段文字看懂后,再来看看商周铜器上到底有哪些动物形图像。这里当然不必一一列举各种图像,但大家都知道,在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中期以前的铜器上的动物图像,最主要的是所谓兽面纹即饕餮纹,其次是龙凤纹,还有牛、羊、鹿、虎、象、豹、犀、蛇、蛙等等图像,但并不像兽面、龙、凤纹那样大量出现。这就可以知道兽面纹象征着一种地位最高,亦是最受信奉的神灵;以龙为主的各种陆地动物则是山神;蛇、蛙等水生动物应即水神;鸟类动物大约是丛林之神。兽面纹以外的各种动物,也就是所谓的“魑魅魍魉”。 
  与“魑魅魍魉”有别的兽面纹,按三代信仰来考虑,无非是天帝或后土或祖神了。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呢? 
  只要综观良渚文化至商周的铜器和玉器,就知道祖神或后土另有所属。 
  先说祖神。人类对祖先的崇拜,最初是图腾祖先,后来才转化为人格化祖先,人格化的祖神要到父系氏族以后才出现。古埃及法老像的王冠上常有动物,是图腾的象征,即这正表现出处于图腾祖先向人格化祖先的转变阶段。商周时期大约亦处于这个阶段,而此时的祖神应当已以男性为主3。 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所藏的当为长江流域所出的一件商代晚期青铜鼓,鼓身胴部铸有一个其身九屈的神人4,其下身的男性生殖器表现得特别显著。此神既突出表现其男根,应当是象征祖神5。 泉屋博古馆和法国巴黎池努奇博物馆各藏有一件青铜虎卣,亦出自长江中游。其全形作一蹲坐之虎,自口以下至阴部,与一男子拥抱,男子亦作九屈状,亦为神人。从整个形态看,这是一种人、虎交配状,无疑是特意表示这个祖神的关键内容6。这个祖神,虎形突出,其族群应即以虎为图腾。甲骨文中所记“虎方”就在南方,或许这就是虎方的祖神。 
  作为祖神,各族当异,所以上述两种祖神形态正不相同。但兽面纹则商人、周人等等都普遍使用,兽面纹肯定不会是祖神。 
  后土就是地神。早在原始氏族制时代,世界各地的农业部落,因为见到农业作物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就把土地神称之为地母。先秦时代把地神叫后土,也是这个意思。
  当时,对于这种地母神通常是设社来祭祀。社即土字,社神则为土地中的大树。三代之时,祭社活动极为发达,大凡春耕秋获,都要祭社,而且,祭祀地母的活动是从天子到庶人都要进行的。 但地母神还另有形态。不过在铜器的纹饰中,至今还未见到这种地母神的形像,而从良渚文化开始的玉琮,则到表现出了地神形象。
  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载,“黄琮礼地”,可见琮是祭祀地母神所使用的。所有玉琮,几乎都在四角作出圆形突起。最初大家不明白这是象征何物,所以曾作出过许多随意的解释。后来在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所出最大的玉琮等器上,见到这种图像最完整的形态是双乳形突起的九屈神人,就知大量玉琮四角的纹饰是乳房形态的余痕。这种神人既然特意把双乳形表现得如此突出,无疑是女性之神。只要联系《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记载,就很容易被推定为地母神。 
  当我们把地神、祖神、山林川泽的种种神灵推定以后,在商周的诸神信仰中只剩下“天帝”没有着落了。於是,自然就会想到那种地位更高、表现得最多的兽面纹,莫非就是“天帝”的象征? 现在,要把兽面纹推定为“天帝”,似乎还缺乏直接证据。但是这时期神灵信仰的分类,既已基本上清楚,而“天帝”以外的各类神灵在铜器图像中又大体已寻找出来,恰恰只有这种兽面纹还没有找到归属,因而将此卣的神面纹,以及其他铜器上的兽面纹或饕餮纹,推定为“天帝”,正是分类归纳各类图像后自然出现的一种结果。 如果再考虑到这种图像,又往往以象征云气的云雷纹作地纹,就知道这正是天上之神。既是上天神灵,脸部又似人面,这不是“天帝”又是什么呢? 
  商周青铜器图像的分类研究,早已做得相当细微,这种认识似乎早应得到。我想,商周诸神在一般的想像中,“天帝”的人格性早应当是比较强的,而过去所见兽面--饕餮纹恰恰是面目恐怖,不容易同“天帝”联系在一起考虑。现在,因为“神面卣”上这种人面形图像的出现,就很容易想到这就是具有人性特征的“天帝”。我对青铜器上各种神像形态的思考,已经有十多年了,但从来不敢去寻找“天帝”的形象,现在则见到这件“神面卣”,我的想像被触发了,才能作出如上推断。当这种神面纹-兽面纹-饕餮纹的性质确定后,在同一件器物上的其他各种象征山林川泽之神的图像,无疑可理解为是“天帝”属下掌管各方的神怪。 

由此看来,这件“神面卣”不因其动人心魄的超凡艺术性而成为商周青铜器中的罕见杰作,而且还解开了兽面--饕餮纹之谜。有此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同时出现了出来。它既然在这三方面都有重大价值,在商周青铜器中所占的地位当然是非常之高的。 
  (原载《保利藏金》,今为适应本刊,作者略作修改)
  1、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出版社,1989年。 
  2、同旧注。又见俞伟超:《五千年中国艺术的文化基础》,《文物》1998年2期。
  3、俞伟超、汤惠生:《图腾制与人类历史的起点》,中国历史博馆馆刊1995年1期。
  4、屈原《楚辞-招魂》王逸注说“土伯”是“其身九屈”。泉屋博古馆所藏商代铜鼓上的神人,双手、双腿皆作两度弯曲,全身又作蹲坐状,则身、股之间又有一曲,总计正为“九屈”。中国古代之神就是常常作为“其身九屈”之形。 
  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4),图一七九,文物出版社,1998年。 
  6、同上注,图一五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9 07:45 , Processed in 0.0482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