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论]文化期古玉的表皮现象

[复制链接]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30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07-1-30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1-30 17:48:07的发言:

请大家注意:

因“ [原创]史前文化古玉的表皮次生态认识(请不要跟贴)
     
”一贴为资料及讲解用,故请有希望讨论的,请在此跟帖。

抱歉已经跟了,请转过来吧.谢了.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18:0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1-30 19:39:00 | 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电子扫描图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电子扫描影像显示.图中白色油状解理表面呈切断痕.非自然解理状.无立体独立状.

故玉体有白油状解理结构.疑为出土古玉石应有特征,油状解理表象非自然态.
应是人为切割所留解理断层.玉表凸凹非自然态解理状.故疑为老玉后加工

6#
发表于 2007-1-30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這裏是學習的好地方

7#
发表于 2007-1-31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红山前诸文化的领域,在传统鉴别领域也应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才能在茫茫沧海中淘到金子.古玉的埋藏年代不同沁蚀的程度必然不同 总停留在以五千五百年国家出土的标准器的沁象比对未免局限性大了.六千年至八千年能与五千年的沁象一样吗?山顶与平原因湿度不同就算同一个文化区沁象也是不同的,就算一个墓中出土的沁象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何况红山时期和红山前诸文化时间跨度大,地域时间跨度大,沁象更是千差万别,我们又拿什么标器去比对呢,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从基础学起.多看国家标器的基础上学会区分玉器表象因年代不同而发生的质变(前提必须区分自然风化表层特征与仿品人为腐蚀假象的区分)顾要学一点地质材料学(认识何为次生物学名解理)化学(区分酸腐与天然解理)天文地理(了解红山时期土壤分配结构因酸性土与碱性土对玉的侵蚀后表象是不同的)在看看山海经,圣经,易经,等(此经典对人类起源和轮回有详细解读,山海经记录的史前或前几个轮回的物种形象是我们现代人不可理解的所以在见到不知名的造型时不可轻易放手.如表象符合天然解理变化此物无论造型多怪异无论有多少非议建议珍藏.也要多了解冰河期是怎么回事地球板块是怎么回事这样对解释红山前诸文化的造型与全世界史前美术造型的相通.即中国美术史与世界美术史的联系........任南
8#
发表于 2007-2-1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借用这块宝地,引用几幅论坛中的照片,与大家一起讨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盘前的照片。

是否为自然态?

请大家发表意见。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07-2-1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2-1 19:37:03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72119365659336.jpg[/upload]

自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17:36 , Processed in 0.0597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