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也来一个蚀孔有明显特征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飞雪 时间: 2008-1-1 22:12
标题: 也来一个蚀孔有明显特征的!
也来一个蚀孔明显的!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12211537380.jpg[/upload]
作者: abubuyou 时间: 2008-1-1 22:18
元旦快樂
歡迎您的到來
是c龍嗎
想看全圖
學習了
[em01]
作者: 才洪 时间: 2008-1-2 08:33
仅从局部看,表观老熟旧程度不够,浆感不足,孔与表面的接触边缘太过生硬。个人认为是用带侵蚀孔的老料新仿。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1-2 10:02
表层自然态不明显
作者: 桑格苍精 时间: 2008-1-2 17:53
任楠老师说的确切。
作者: 大漠飞雪 时间: 2008-1-2 21:37
谢谢大家的评论!我会再发几张图片上去!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31112314259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31112426075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31113483449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3111524586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0081311151279143.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11:15:18编辑过]
作者: 红灵玉 时间: 2008-1-2 23:03
學習了
![dvub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www.rn-hswh.com/bbs/Skins/Default/emot/em01.gif)
作者: long 时间: 2008-1-2 23:27
蚀孔的形成是判断真假蚀孔的理论根据,1;慢腐蚀,2;固定位置造成外小内大.3;长时间小流痕,不会留下明显色别.反而边缘容易薄透.
作者: 飙风丽影 时间: 2008-1-3 11:47
呵呵,这猪龙的眼睛可是够圆的!
开个玩笑!
说实话这两个东西有点怪!
作者: 无崖子 时间: 2008-1-9 17:53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8-1-2 23:27:35的发言:
蚀孔的形成是判断真假蚀孔的理论根据,1;慢腐蚀,2;固定位置造成外小内大.3;长时间小流痕,不会留下明显色别.反而边缘容易薄透.
学习中
作者: abubuyou 时间: 2008-1-10 22:58
看過
兄
在它網
貼子
震驚
有機會
串起
兩文化
或
兩世代
[em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0 23:38:59编辑过]
作者: 枭龙 时间: 2008-1-10 23:43
[em12][em12][em12]
作者: 大漠飞雪 时间: 2008-1-11 10:34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讲绝对不是新仿!因为新仿总会找出破绽的! 而这两样东西不管从沁\工\蚀,尤其是工上的沁与蚀过度自然,就是任老师讲的"工上自然态",还有剪裂处的次生物是现代工艺所仿造不出来的.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1-11 11:31
区分真仿次生物质.要在显微镜观其2mm.2mm平方内是不是团状有立体感.烂与脉纹是有很大区别的.
想办法照个微观图.就明白了.注意..团状脉纹目测能看到就有疑了.
作者: 自然太 时间: 2008-1-11 18:02
以下是引用qq在2008-1-9 20:46:44的发言:
个人认为是用带侵蚀孔的老料新仿。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rn-hswh.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